过去,在大同地区的乡下人家,每家每户的院子内都挖有一个冬季贮藏山药蛋的地下储藏室,叫“山药窨子”。
“山药窨子”竖形圆筒状,深两米左右,下面两边各挖有两个储藏耳室,叫做“旁窑”。“旁窑”高一米二三,宽一米五六,深两米有余。
记得在大集体时期,山药蛋是村里种植最多的农作物。每年秋后家家户户能从生产队分下少时几百斤,多时好几千斤的农作物。其中的山药蛋和萝卜要吃一整个冬天,没有一个好的储藏地方,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村人在院子内均挖有一个山药窨子,用来储藏山药、萝卜以及蔬菜等。
山药窨子一般挖在院内的南墙下边稍高之处,属于院内的阴面,凉爽温度低。要是把山药窨子挖在阳面之地,窨子内温度高,存放的山药和萝卜等物容易生芽变质,这也是农村人挖窨子的基本知识。
挖山药窨子时,先从地面挖一个刚能容下一个人的直筒子,当挖下两米左右时,再从两边各挖掘两个“旁窑”。“旁窑”的底部略向里倾斜,这是为倒山药蛋时省事,它们能自己滚进“旁窑”里边。窨子竖筒壁上的两边,各掏有供人上下时,脚蹬的小坑窝,叫做“脚洞”。窨子打好后,在窨子口的外边,用砖或石头砌一个高半尺左右的四方框子,上安木质栅栏门。新打好的山药窨子,要敞开口晾晒五六天,以排出窨子内的湿气。
记得儿时每年秋后队里分山药蛋,是人们最忙碌的一天。山药蛋分回家后,父母亲都要详细挑拣一遍。好的放入窨子,太小的、锄伤的、有病的全部用来打粉。山药蛋下窨子前,要在院内晾晒一天,以除去湿气。父亲往窨子内放山药蛋手法熟练,从不用母亲和我们帮忙。他用一根很长的绳子,一头拴住柳编筐子的提梁,一头拴住筐子的底部,把山药蛋装满筐子后,他双手用劲握住绳子,慢慢地吊下窨子底部,然后再一拉筐子底部的绳子,筐子就将山药蛋翻倒出来,利用斜坡,山药蛋就自然滚进“旁窑”里边了。父亲说,刚刚放进窨子的山药蛋,因为所含水分足,要呼吸,所以山药窨子的口子只能盖住三分之二,让窨子通风换气,若是盖严实,山药蛋会因缺氧而烂掉。只有到了冬季,才能把口子封严。
山药蛋放在窨子内,能保持水分不散发,即使到了来年春季,仍然是水灵灵的状态。窨子内温度低,它也不会发芽变质。每次取山药蛋时,母亲只少取一些,吃完再取,尽可能地让山药蛋保持新鲜。
那时生产队除了分给社员山药蛋外,还有黄白萝卜、长白菜、圆白菜、茄子、芹菜等。蔬菜在窨子内也能保存很长一段时间,山药窨子内的两个“旁窑”,一个放山药蛋,另一个放萝卜和蔬菜。父亲在放蔬菜时,“旁窑”里先铺寸许的湿土,蔬菜根部埋进湿土里,这样保存的时间会长一些。
那时,各生产队不会将山药蛋和蔬菜全部分光,队里也要储存一部分。生产队的山药窨子一般建在土崖下,靠着土崖平行挖掘而成,深三四十米,又高又宽,末段掏有一个小盆般粗细的垂直小洞,直通崖顶,确保窨子内空气能缓缓流动。生产队的窨子内,可以跑开小平车,比农户院内的山药窨子大很多。
现在,开着农用车的小贩们三天两头来村里销售新鲜蔬菜。山药窨子这种古老的储菜方式,已经悄然远去了。目前在农村,只有少部分种植大户还在使用陈旧的山药窨子,然而也是寥寥无几,再也无人挖掘新的山药窨子了。又到了冬储菜的季节,老院南墙下的那孔山药窨子依旧坚守在那里,除窨子口上的木框腐朽外,其余仍然完好如初。俯身观察窨子深处,凉气习习,只是再不会有人用它来储存山药蛋了。
供稿:任学良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