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美食 > 食不厌精的汾州八大碗

食不厌精的汾州八大碗

发布日期:2019-05-14 16:58 文章来源:大同晚报


        汾阳八大碗是汾阳传统的宴席规格。名称统一,形式却各异,主要是以主料为烧肘子,芙蓉腊八肉、酿冬瓜、清蒸丸子、小酥肉、清蒸鸡条、酿山药、白菜卷等菜品所组成的一种。


        八大碗系汤菜,选料精致,做工讲究,味道不一,尤其讲究荤素、色泽、口味、营养的搭配,极具地方特色。


汾阳八大碗2.png


       “汾州八大碗”以猪肉、羊肉、鸡肉为主料,搭配鸡蛋、白菜、豆腐等辅料,通过煎、炸、蒸、烧等烹饪程序精制而成,对厨师的刀功、火候、调料搭配都有很高的要求,制作一桌“八大碗”往往需要多位厨师合作三、四个小时。


        汾阳八大碗是汾阳饮食文化的精华,因其独特的制作技艺于2009年入选《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与发展


        汾州(今汾阳市),是黄河流域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优越的地理与物产、政治和经济、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催生了汾州传统宴席制作技艺,并代代相传,相延至今。


        大自然造就了汾阳市山、丘、川三分县境的地域特征,这里禽肉蔬果、山珍水产等物产丰富,为汾州传统宴席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春秋时期,在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孟子“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苟子“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尽,求可节也”等儒家早期烹调理论和饮食文明的引导下,汾阳先民的食物制作技艺日益走向精细,饮食社会层次也有了严格划分。


        秦汉时期,汾阳属太原郡,是北方军事中心通往皇都长安的重要驿地,各路差役、商贾络绎不绝,饮食交往日见频繁。


        这段时间,汾阳铁制饮具已经出现,煮、熬、炖、炒、烩、焖、煨等己成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民间百姓不同程度的日常烹调技法。汾阳饮食的烹调技艺和面点制作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汾阳王赞

[唐]李白


忠武英声振德威,恩光荡荡古今稀。

八男受爵黄金印,七婿封官碧紫徽。

半壁宫花歌宴罢,满床牙笏肃朝归。

应知积庆源流远,自有云礽拜锁闱。


        宫廷御膳、王府饮食也加快推动了汾阳饮宴的发展。 《汾州府志》载:公元756年,唐肃宗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后,王臣、贵族大量流入汾阳,宫廷御厨、王府家厨随之入汾。


        在以后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宫廷御厨、王府家厨与汾阳民间厨师不断交流,到宋代时,己形成一批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注重营养、风味独特的名菜佳肴。


        明永乐初,朱元璋的两个孙子建府于汾州,世袭庆成王与永和王之封。两王府均设“典膳一员,掌祭祀、宾客王妃膳馐之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府饮食的精细严格和饮食规模的庞大繁杂,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汾州城乡民间的饮食文化。


特色菜肴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到清代时,汾州传统宴席的菜式已达二百余种,主食及糕点式样也扩大到百余种。


汾阳八大碗.png


        其中,“酱梅肉”“雪浮肉”“羊糊腊”“烧肉扣碗”“元宝肉”“瓤山药”“过油肉”“黄焖羊肉”“小酥肉““炉卜肉”“茄合”“焖子”“清汤羊肚菌”“芙蓉喇叭汤”“清汤狮子头”“夹蒸汤”等,己成为汾州传统宴席的主流。


        汾州传统宴席集历代汾阳传统菜肴精华,共分“四盘八碗席”“八盘八碗席”(二八八席)“八盘八碗八烩碗席”(三八八席)三种。其中:“八盘八碗席”使用最为普遍,“盖中等人家,婚丧喜庆,率取用之,丰俭两得其可”。仕宦富商之家寻常宴客,则大多选用华靡宏丽的“八盘八碗八烩碗席”。


技艺特征


        汾州传统宴席受历代皇室王府饮食影响,选料讲究“细、特、鲜、嫩”。


        细,即精细,注重选取物料的精华部分,以保持菜品的高雅精细、营养上乘;特,即特产,注重选用本地特产,以突出菜品的地方特色;鲜,即鲜活,注重选用时鲜蔬果和鲜活现杀的畜禽河鲜等原料,以确保菜品口味纯正、鲜味悠长;嫩,即柔嫩,注重选用鲜嫩的原料,以保证菜品的口感滑嫩、清美诱人。


烹饪独到


        汾州传统宴席的烹饪技艺主要有炒、炸、烩、熘、蒸、炖等几种方法。炒,以滑炒见长,烹制迅速;炸,要求外松里嫩、酥香扑鼻;烩,讲究嫩滑鲜爽、汁醇味美;熘,注重细嫩清香、色泽悦目;蒸,把握配料和火候,确保主料鲜嫩腴美;烧,力求浓香适口、软烂入味。


制作精致


        汾州传统宴席的菜式造型鲜活、色泽清亮、精巧雅致,这种独特风格,与干百年来精致的感官效果,讲究菜品与器皿在色彩、图案与形态上的和谐搭配。


以汤著称


        汾州传统宴席尤重制汤,汤的使用和熬制是其核心工艺,也是区别于周边其他宴席的最明显标志之一。这种特征从烹饪与营养的理念出发,始终把汤的配制与质鲜、味纯、滋补紧紧结合在一起,确保每道菜肴本味突出、风味各异。当地自古流行这样一句话“唱戏的耍腔、做菜的耍汤”,足见制汤是最能体现汾州传统宴席经验技艺的重要部分。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