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美食 > 大同的糕

大同的糕

发布日期:2023-06-19 17:22 文章来源:大同晚报

    

  “百岁吃顿糕,日后步步高;生日吃顿糕,办事不发毛;喜事吃顿糕,日子过得好;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吃糕在大同,是一顿饭,又不是一顿饭,是主食,又不是主食,是庆祝和接待的最高礼节,又是大雪天卧个羊热壶酒坐炕上的庄户日子。


  过了个五一,和糕打了好几回交道。


  先是央视正大综艺栏目来大同取景拍摄,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在大同吃糕的体验。外景主持是来自新疆的“00后”小丫头,编导是辽宁沈阳的东北姑娘,摄像是黑龙江和安徽的壮小伙子,之前都没吃过大同的黍子糕。


  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那等到见着了就全是段子。前边儿和他们掰开了揉碎了说上好几回“不能嚼,差不多就直接咽”的提醒,临到了桌上,咽不下去是个最无解的难题。夹上一块黄糕蘸上肉汤,送到嘴里转一个圈就直接咽下肚,黄糕在口中的那种香甜、光滑的感觉,是大同人的享受。外地人吃糕得适应,吃糕是不能细嚼慢咽的,吃糕如果嚼,会越嚼越多。适应了囫囵整吞的“咕咚”直咽,才能明白大同人的软滑充实体验。“不吃不知道,吃糕真奇妙”。


  带着他们到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村子的大娘家里现蒸糕面现搋糕,现炖鸡肉现拌粉,他们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就差BAAB地可拍了个全,我躲到门外和司机师傅唠嗑去了,不能呆在那儿看,看了就馋,真是垂涎三尺,真是条件反射,真是恨不得趁热儿直接抄一筷子蘸点儿肉汤“咕咚”来一大块。


  没脱皮的黍子面蒸成的糕,也叫毛糕或连皮糕。表面粗糙,吃起来口感硬而涩,黍子脱皮碾成面制成的糕叫黄糕,这种糕颜色金黄,口感筋绵香软,别具特色。以前吃毛糕的是舍不得和吃不起的人家儿,吃黄糕的是好日子人家儿,现在倒过来了,黄糕在城里哪儿也能吃上,毛糕不好找,得约、得攒,得够交情才能踏踏实实吃上一顿。健康粗粮倒还在其次,主要是产量少。不用现代化机器,仍然还用石头碌碡石头碾子石磨得就更少了,所谓正宗的味道,除了糕面的等级好坏,其实还有伴随着时代烙刻进味蕾的记忆。


  拍电视和请客吃饭不一样。表情不到位、特写没拍好、动作没拍清、话筒入画穿帮了都得重拍,也得重吃,到最后,新疆小姑娘一边嘀咕“这肯定要长胖,回去得减肥”,一边已经非常娴熟地夹起一小块素糕咕咚下肚。行,练成了。


  等到后来领着他们穿大街走背巷到糕馆儿里真正领略吃糕人日常的时候,这群年轻人已经不再为囫囵吞糕费劲较劲,而把兴趣转到了炸油糕里的髓油馅儿上了。平常大同的炸油糕一般是豆馅糕和菜馅糕,豆馅糕简单,豌豆、豇豆、芸豆或者扁豆长时间熬煮,熟了加上白糖用擀面轱辘捣碎就成了豆馅,把豆馅包进糕里即可。菜馅糕的馅很丰富、品种也多,大同最地道的菜馅是地皮菜加韭菜和炒鸡蛋。髓油馅儿一般是清真家才做,牛油、糖、芝麻、花生等,标准的点心馅儿,闻着香吃着更香,醇厚和回味双绝。捏好的糕下油锅炸,炸至表皮起泡、颜色金黄出锅,炸糕用的油是大同产的胡麻油,金灿灿的油炸糕端上餐桌,心情好,胃口就好,有人能吃十几个。圆的、长的、三角的,随便一个大同人一看油糕的形状就知道是什么馅儿。


  原雁北地区有句老话说,“坐朝廷哇不就是为了吃个肉蘸糕”,越简单越纯粹,生理的反应才是人最本能的反应,咕咚下肚的糕,有可能是以后一说起大同就让外地人回忆顿生的名片式美食,比刀削面更独一无二的纯味大同美食。


  五一又看了《想亲亲》。民俗歌舞组画《想亲亲》里,“蒸喜糕”是单独成戏的一个单元,和“闹洞房”“走西口”这些跟随剧情一同喜悲不同,“蒸喜糕”这个单元,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几乎都是见景生情,认不认识都会和旁边的人小声呱嗒起这些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艺术化动作来。


  在二人台《压糕面》的变奏曲中,老太太们磨面、罗面、拉风箱,尽显二人台技巧;小伙子抬着贴着喜字儿的六层热气腾腾的蒸笼,满脸露着坏笑,来回过遭;一群小媳妇穿着红主腰,集体搋糕,那和烫面、粘凉水、吹手指、捏耳朵、吃糕噎着的夸张动作把欢乐推向高潮。大同人做糕吃糕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黄糕的做法与糯米糕截然不同。黄糕麻烦,需要先淘洗黄米,然后去压面,上笼蒸时还要铺好笼布,等水沸腾,大气儿上来以后,才能慢慢地往笼布上一层层地撒米粉。蒸透一层再撒一层,待蒸熟蒸透,才倒在搪瓷盆里反复搋。搋糕过去一般是女人们的事,《想亲亲》里二老板们身着红主腰子,把两只白嫩的手在凉水里蘸一下,款款儿地把沾在手上的水甩甩,然后在热气腾腾的面盆里搋几下又赶紧在水里蘸蘸、甩甩的动作,是生活再现,也是传神表达。


  《想亲亲》里很多细节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大同数来宝、北路梆子曲牌的变奏曲和耍孩儿《猪八戒背媳妇》唱段,都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唯独论起地方生活的细节来,“蒸喜糕”才是最引起观众共鸣的。


  再说句题外话,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兴起迪斯科的时候,有一个阶段大同流行过一种特有的舞蹈动作,“搋糕步”,左脚右脚起起落落,左手右手摆摆停停,远比后来韩国女艺人们的“打糕舞”要有韵味得多。


  “不吃油糕,不沾油手”“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荞面饿断腰”“隔壁院送糕,一替一遭”“狗窝里藏糕,不牢靠”“九月九不吃糕,大鬼小鬼隔窗眊”“大同人不担膘,有了黄米就吃糕”……吃糕在大同不仅是顿饭,还是生活经验的各种结晶。从吃相看人品,从吃食看家底儿,从吃饭看城市一代又一代手把手、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化传承,高手在民间,智慧在劳动中间,文化底蕴,在我们每一个看看天气忽然想吃糕的下雪天。  


  文字:任翔宇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