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美食 > 吃糊嘟

吃糊嘟

发布日期:2023-06-01 15:25 文章来源:阳泉晚报

    

  糊嘟是平定人最爱吃的饭食之一,因为它取材广,只要是粮食磨的面,即便是糠面,也可以调糊嘟。只要是菜,就是黑豆叶菜,也是糊嘟的很好搭配。而且做法简单,寻常人家的主妇都是调糊嘟的行家里手,从坐锅切菜,到开锅上菜、撒面,以及应该注意什么,她们心里一清二楚,能做到恰到好处。所以,平定人家的糊嘟一家比一家好。尤其糊嘟是实实在在的硬饭,它抗饥耐寒,深受人们喜爱。无论在乡下还是在城里,一年四季到处可以看到糊嘟。冬天更是人们吃糊嘟的旺季,调上一大锅糊嘟,熟上一大碗辣椒,全家人坐在热炕上,围在一起,一抹一蘸,咕咚一咽,吃不了几嘴就浑身冒汗,真是舒服。这就是平定人过去冬天的生活。


  一年四季的糊嘟,各有各的特点。春天的榆叶糊嘟、榆钱糊嘟、槐花糊嘟,各有风味,再熟上点野蒜辣椒,那真是让你吃了还想吃。夏天的豆角糊嘟又软又酥,捣上点大蒜,吃起来又是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秋天的山药糊嘟格外黏,再顺手摘上几个绿辣椒捣一捣,浇在一大碗糊嘟上面,端着它去串门,别人看见也会流口水。冬天多吃豆叶菜糊嘟,满满的纤维把糊嘟紧紧相连,豆叶菜独特的味道,更具有平定地方特色,再炒上一锅西红柿鸡蛋辣椒糊糊,红、黄、绿,色彩相间,让人吃起来顾不上说话。四季糊嘟,四季风味,各具特点,吃过以后,才知道什么是回味无穷。


  调糊嘟看似简单,但也有诀窍。锅开以后首先加菜,紧跟着撒面。面要慢慢地,一圈一圈撒均匀。面和锅帮之间要留有空隙,面撒好后在中间要用筷子捅一个窟窿,这样沸水和气流才可以很好地循环,才能保证把糊嘟熟透。当然加水的多少,火候的大小,都要根据面的多少灵活把握。调糊嘟的关键在搅,只有搅得充分,糊嘟才好吃。面少的时候就用筷子搅,一手扶住锅边,另一只手握住筷子按照顺时针方向用劲搅动,必须把面疙瘩杵烂,让菜和面充分融合成为一体。面多的时候需要两手握住擀面杖来搅,这时还必须要另一个人按住锅边,这样才能让调糊嘟的人放心地使劲。现在饭店里的糊嘟,好多都是提前蒸好的。先把做糊嘟的面和菜用水拌好放在笼上蒸熟,一直让它保持一定的热度,当有人要吃糊嘟时,再从笼里取出一些,趁热在盆里用筷子搅,一盘热乎乎的糊嘟就成了。做法比较省事,但蘸上料汁,其味道和锅里调的糊嘟基本相似,只是少了一些对于美食的虔诚和执着。


  吃糊嘟的时候一般是用筷子挖取糊嘟后抹着辣椒糊糊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抹一蘸,咕咚一咽”。也有人们端上一碗糊嘟,上面浇上辣椒出去串门吃。糊嘟一定要趁热吃,凉了不好吃,冷了不能吃。吃糊嘟吃的就是这股热劲儿,要的就是这股辣劲儿。但剩下的糊嘟也不要丢掉,切成指头大的小丁块炒着吃也挺好。


  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定县教育局在三岔口修了教师宿舍,有三十多户老师先后住到那里,每家的糊嘟都调得很好,尤其是翟老师家的卧筷糊嘟最出名。他们家隔三差五就要吃一次糊嘟,我们这些爱到他家串门的人经常看到他两口,调上一锅糊嘟,把筷子卧倒挖上糊嘟往辣椒里一蘸,然后往嘴里一抹,不大一会儿一锅糊嘟就下肚了,真让我们嘴馋。他们也经常让我们尝一尝,我们也都毫不客气地吃上几口。时间长了,翟老师知道我们爱吃他家的糊嘟,因此在调糊嘟的时候总要有意多调一些,以备我们这些吃蹭饭的解馋。这样翟老师的卧筷糊嘟就在三岔口出名了,直到我们搬家后还要到他家尝一尝卧筷糊嘟的味道。


  现在平定各地的农家饭店,都有糊嘟这一道家常饭,他们的糊嘟五花八门,什么口头的都有,有玉茭面糊嘟,有玉茭面小米糊嘟,有两面大米糊嘟,有莜麦面糊嘟,有荞面低糖糊嘟,还有各种野菜糊嘟等。现在人们吃得最多的是白面玉茭面两面糊嘟。许多人把吃糊嘟作为一种风尚,而糊嘟这一农家美食正在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着独有的作用。  


  文字:赵科文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