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美食 > 酸汤开胃解油腻

酸汤开胃解油腻

发布日期:2023-02-13 11:18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正月十五一过,春节就算是拉上了帷幕。正月里大鱼大肉宴请宾朋,忙碌了一个假期的肠胃,负担重了,胃口也变差了,看见啥都觉得没滋味。这时,酸爽解腻的腌泡菜开始大受欢迎。家门口的小店里一道酸汤剪刀面成了“桌桌红”,山西人每到冬天必腌的芥菜酸菜汤里,配以姜末、蒜泥、葱花、花椒面,再煮上几根豆面剪刀面,闻着那酸酸的味道,你的味蕾就已经开始活跃,口水也已经开始分泌,低迷的食欲立刻被唤醒,就像是寒冷的冬天见到了和煦的阳光,肠胃即将开始得到滋养。


  过去一到立春,有些地方讲究要吃经过发酵的/带有酸味的食物,谓之“打潮气”,比如晋中一带讲究会喝“黄菜汤”,或者喝“粉浆”,这两种食物都是经过发酵的,且都带有酸味。


  其实,这种饮食智慧与中医五味入五脏的道理不谋而合。《黄帝内经》讲五脏各主其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意为立春后寒意渐去,阳气生发,万物复苏,体内阳气生发,同时顺势把沉积体内的垃圾带出来排掉,推陈出新。故而,不叫“发新”,而叫“发陈”。


  中医认为:透邪外出是好事。否则不往外长,肯定就要往里长。人的五脏中,负责疏泄的器官便是肝脏。“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刚才说了肝主疏泄又藏血,肾主封藏。肾为肝之母,肝呢,是儿子,恰恰是个不拘小节,大手大脚的豪爽性格。随时准备散尽家财,不知道节省,只知道往前冲。那老这样的话,肾藏的精和它自身藏的血,是禁不住它这样挥霍的。所幸大自然的酸是有收敛之性的,可以帮助身体防止过度疏泄,实现平衡状态。


  很多传统风味正是基于古人的养生理念,而被代代传承的。所以研制酸菜,并在一定的季节食用,并非只是单纯的因为青黄不接食物匮乏的原因。制作并食用酸菜的历史非常久远,三五千年都不止,而且三五千年里,人们制作酸菜的技艺都不曾改变。东汉末年有一本专门探求食物名源的书《释名》中就曾对如何腌制酸菜做过解释:“菹,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闲,不得烂也。”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释名》中记载,酸菜一般可以分为生腌和熟腌。“生酿之”指的是将新鲜的菜直接制作成酸鲜的酸菜;“遂使阻于寒温之闲,不得烂也”,则是说在腌制酸菜的时候,一定要将其放在隔寒、热之地,这样腌制出来的酸菜才不会腐烂。熟腌是将大白菜洗净切成两半,使用开水烫熟后,再放到大缸里加水浸泡发酵。生腌酸菜比较脆爽,熟腌酸菜则比较绵软,不过味道上是基本一样的。


  北魏《齐民要术》记有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在山西民间多有传承。晋北地区腌的酸菜,尽显粗犷豪迈之风。一种腌甘蓝的酸菜,常常加入整根的芹菜和胡萝卜,甘蓝菜也往往只是一切两瓣或者至多切成四瓣,便丢进腌菜坛子里了。吃的时候,再切丝、拌上粉丝,用辣椒油一炝,就着小米粥、山药蛋,或者跟莜面炒在一起,别有风味。


  在晋中和晋南,人们习惯在深秋时节,将芥菜叶切碎,芥菜疙瘩擦丝,一层叶一层丝密密实实地压进缸里,经过小雪大雪的时间酝酿,慢慢发酵成酸菜,直到冬至便可以开吃了,一般这种芥菜疙瘩做的酸菜被称为“黄菜”。酸菜助消化、减油腻、调脾胃,还可以与辣椒炒,或者与牛肉同炒,就着馍馍或是拌上手擀面,连汤带面咥一碗,那真是熨帖得很。


  关于“黄菜”,也有“荒菜”一说,有人认为是过去荒年荒节时,人们为了度过青黄不接的时光,而得名的。不过,《南京光禄寺志》卷二《膳羞》当中,记录了一则洪武十七年六月朱元璋的膳单,上面有一道菜名为“猪肉炒黄菜”。关于“黄菜”的得名,不妨大胆揣测一下。


  《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描述。这首《信南山》讲述了丰收之后,人们虔诚地祭拜祖先神灵的场面,腌菜便是祭祀给先祖的一种供品。腌酸菜既然与祭祀“皇祖”有关,进而有了“黄菜”的叫法,应该也是顺理成章吧,不过为何不用“皇”,而用“黄”,大约也只能待学者们考证了吧。


  从古籍中人们对酸菜做法的详细记载,可知古人吃酸菜的历史不仅悠久,而且颇有研究。几千年来,酸菜的做法代代相传,而且根据各地人独特的口味儿,又经过演变和改造,研制出了多种食用方法,可炒、可炖、可烤,还是涮火锅的佳菜。


  酸香爽口,开胃消食,尤其是在春节之后,这酸爽的味儿实在是很对胃口。


文字:李雅丽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