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最后一个节。而人们往往在印象中成了春节前最早的一个节了,因为一过腊八离过年就不远了。人们开始杀猪宰羊、压粉磨豆腐、推碾子碾面,大半个腊月从这一天开始忙上了。腊八节占了个上好的天时。
在过去,腊八吃红豆粥特别讲究,与众不同的一大特色是要把粥吃在天亮之前的黑夜里。还要砍冰吃冰,说吃腊八冰不肚疼还治肚疼。这种民俗特色好长一段时期为人们延续,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才渐渐淡了,且一下子淡到没多少人吃粥,更没人早起吃粥,当然,随之淡了的还有腊八节的节日气氛,忍不住让人想起从前那个虽不隆重却很有仪式感的腊八节。
过去每逢腊八到来时,腊月初七的后晌,大同市阳高县张官村西的那条河面上满是人,河水在严冬的逼迫下越漫越宽,孩子们的冰车风也似得穿来穿去。大人们带着斧头砍冰,都要砍车轱辘那么大一块。那冰是河水漫过老冰上的浮冰,冰下的河水退去后,这层冰就是空的,也最新鲜,有两寸多厚,洁白晶莹。圆圆的一块冰砍好后,在中间打个孔,随便砍一颗小树,扛在肩上回家。
做腊八粥都得提前准备,清晰地记得那一年的腊八,母亲在头天晚上就准备好了烧火柴,并把红豆煮好捞出来。锅里的红豆水舀了一红瓦盆,也叫五升盆,这样,早早起来做粥就省事了。那时农村没电,也没有闹钟,冬天又日短夜长,早早吃过晚饭,没什么事儿,大约在晚上八点多就睡了。估计母亲是在深夜一点钟就起来的,先生着火,把红豆水烧开,淘米下锅,一边熬着,一边用勺头搅着,到小米煮到半熟时,看水的多少,或加些或舀出些,然后把头天煮好的红豆浮盖在粥上,盖好锅盖,用小火焖。等到有了轻微的焦糊味就停火,再焖上十几分钟,掀开锅用勺子捣烂捣粘,红豆粥就做成了。大约是半夜两点多,我们就围在小煤油灯下吃粥了,像在迷迷糊糊的梦中。当时真的是太早了,感觉吃罢粥又睡了好几觉天才亮的。
腊八的民俗流传久远,据有关资料记载,腊八古代称之为“腊日”,最早起先于先秦,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到了宋代,尤其在清代更为盛行,皇家权贵要向大臣、侍从赐粥,在民间家家户户做粥,合家团聚,祭祀祖先。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之日就是腊月初八,佛教徒们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吃红豆粥最讲究的还是北方,比如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张家口一带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盛产谷子、豆类,而最纯正的腊八粥就是用小米、红芸豆做成的。到了南方称作是喝粥,是大米熬的粥。再到内蒙古北部和东北地区,腊八节就成了吃面,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没有小米,与粥无缘。
腊八早晨的粥和冰,都要扔一些到屋顶上、土堆上,甚至粪堆上那些高处的地方,传说中是纪念岳飞。岳飞是大鹏雕转世,雕是食肉动物,人们没有那么多的肉,就用红豆粥替代,却又怕雕识破,所以早晨早早看不清的时候,人们就把红豆粥吃了。这符合以前人们对于节日的理解。不过既是传说,姑妄听之,一笑置之。
文字:马 润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