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是大同人喜爱的面食之一,在大同,不仅饼的种类多样,而且口味繁多。其中,灵丘黄烧饼是颇有大同特色的饼类之一。
关于灵丘黄烧饼的来历,据《灵丘县志》记载,清代乾隆年间,灵丘上寨村有位屠夫用驴油、白面和白糖做成圆饼,经土炉烤制成烧饼,吃起来香甜可口。由于买烧饼的人越来越多,而驴油有限,后改用当地的菜籽油、胡麻油。因这种烧饼色泽金黄,屠夫遂为其起名“黄烧饼”。再后来,烧饼师傅们又对黄烧饼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调整了油、面、糖的比例,在饼面撒上了芝麻,并确定了黄烧饼的标准:直径12厘米,边厚1.2厘米,饼重约80克。
有人说,从一个人拿饼的动作就能看出这个人有没有吃黄烧饼的经验。没经验的人平着拿饼,还没等张嘴去咬,饼就从中间一分为二,摔得四分五裂;有经验的人则用一只手将饼竖起来,拿到嘴边,轻轻一咬,另一只手放在嘴下接着纷纷落下的碎屑。饼到嘴里,轻轻咀嚼,饼就化在嘴里,胡麻油和芝麻混合的香味充满口腔。待到整个饼吃完,仍留有余香。
灵丘黄烧饼具有香甜酥脆、油而不腻的特点,是当地人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时,黄烧饼还是招待贵宾的特产。2011年,田师傅黄烧饼食品加工厂申报的灵丘黄烧饼制作技术,入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字:锦 华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