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美食 > 寻味河东 好吃运城(三)

寻味河东 好吃运城(三)

发布日期:2022-09-26 09:50 615人浏览 文章来源:运城晚报


百花扒猴头


4.jpg


        猴头菇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菌类,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与鱼翅、燕窝、熊掌被誉为“四大名菜”,有着“山珍猴头、海味燕窝”的美誉。


        猴头菇菌肉鲜嫩,有“素中荤”之称,是不可多得的好食材。


        山西境内所产猴头菇中,以运城垣曲县最为出名,被称为“垣曲猴头”。垣曲猴头个头肥大、绒毛光泽好、气味芳香、肉质肥厚,十分滋补。因此,在垣曲当地,盛产猴头菇的山,被称为“猴头山”。


       “百花扒猴头”这道经典名吃,便是以垣曲中条山上的野生猴头菇为主料,辅以优质鱼肉烹制而成。此菜在造型上,用菌片、鸡胸肉、五花肉拼摆成“猴头”造型,再用鱼茸点缀10朵小花,争奇斗艳,好似顽猴在百花园中嬉戏,别有情趣。


        菌片软嫩滑爽、香醇味美,鱼茸质感细腻、鲜香十足,“百花扒猴头”整道菜以蒸为主,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的营养,色香味俱全,老少皆宜,绝对让你回味无穷。


河东过油肉


5.jpg


        过油肉作为山西名菜之一,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吃,后来传到太原一带民间,再逐渐传播至山西各地餐馆。当年备尝颠簸劳顿、饥饱无着20多天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进入山西后,一盘过油肉上桌,色香味顿时刺激到慈禧的味蕾,她尝了一块肉,即大呼好吃。之后,从忻州到太原再到晋南,这一路上,慈禧太后每餐点名要吃过油肉。后来,慈禧太后回宫,过油肉在清宫中进一步改进成为“四大抓炒”之一。


        河东过油肉经过历代厨师的改进,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的河东过油肉,从选料到刀工、从腌浸到烹制,特别是在调味料的运用上,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特色。肉经过上浆、划油、调味,最后呈金黄色,辅以绿色的菠菜梗、淡黄色的玉兰片等,更加悦目,也使菜肴的营养更加全面合理。


河东香酥鸡


2.jpg


        “南有叫花鸡,北有香酥鸡。”鸡作为餐桌上的传统肉食,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关于鸡的做法有几百种,香酥鸡也算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


        古河东产盐,相传每年都有好多铲盐工在盐池做工。铲盐十分辛苦,铲盐工为了犒劳自己,将鸡裹面油炸,遂出现香酥鸡。香酥鸡香酥可口,富有营养,裹面油炸,利于保存,于是慢慢流传下来,成为河东一道美食。


        如今,河东的香酥鸡首选散养一年以上的公鸡,经过“先卤后炸”,口感不柴,且余味绵长,盛盘更是色泽黄亮、外酥里嫩,再配上葱丝和“灵魂蘸料”——椒盐,完全可以征服人们的味蕾。


干烧黄河鲤鱼


1.jpg


        俗话说,“无鱼不成宴,无鲤不成席”。黄河鲤鱼作为最能代表运城文化的特色美食之一,是人们逢年过节、宴请宾朋、寿诞嫁娶、款待亲人的必备佳肴。


       “黄河之鲤,肥美甲天下。”黄河鲤鱼肉质肥厚、肉味纯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故名冠古今。较之其他鲤鱼,黄河鲤鱼赤尾金鳞,尤其头上两条触须,格外惹人注目,故而又有“黄河金丝鲤鱼”的雅称。


        提起黄河鲤鱼,人们会想到各类美味做法,或清蒸、或干烧、或糖醋……其中,干烧黄河鲤鱼口感最佳。


        干烧黄河鲤鱼,菜品色泽红亮,味道浓香醇厚,好似一件艺术品。夹起一块鱼肉,裹上适量的汤汁,放入口中,浓郁的香味在口中蔓延开来,细细咀嚼,鱼肉自带的鲜美在唇齿间慢慢散开,回味悠长。


油泼海参


3.jpg


        中国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海参的记载。三国时期的《临海水土异物志》记载,海参“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


        海参营养价值高,自古以来就是上等的滋补佳品,其与人参、燕窝、鱼翅等齐名。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


        海参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炸、煎、炒、蒸、煮等皆适于海参。在注重饮食文化的河东地区,海参也有别致的吃法——油泼。


        海参用水泡发后,与葱段大火爆炒盛盘,倒入红辣椒面,用滚烫的热油一泼。顿时,一阵“嗞啦”声迅速入耳,海参独有的香气迎面扑来。热油一泼,让营养丰富的海参,吃起来更加味美爽口。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