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将最普通的农作物演绎成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故事。在山西众多面食花样中,剪刀面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酸辣剪刀面
剪刀面烹饪过程简单,口味可随意改变。
家常剪刀面
起源于山西的剪刀面,足迹却遍布大江南北。
艾叶剪刀面
剪刀面的由来
剪刀面是山西特色面食,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得名,因剪出的面像一条条小鱼,所以剪刀面也叫“剪鱼子”,它的制法起源于隋末,可谓历史悠久。
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一天,武士彟慕名前来拜访,时值中午,李世民留武士彟书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长孙氏来不及备饭,看到了桌上的裁衣剪刀,急中生智和了面团,用剪刀细细剪下面条来待客。
面条出锅,没想到味道筋道滑利,口感一点也不逊色日常的面条,剪刀面因此而成。
剪刀面口感独特爽滑,关于它的传说更是动人。
菠菜剪刀面
剪刀面的传说
山西黄河岸边的浮山县灵中村,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叫巧姑,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巧姑从小学得一手剪纸绝活,经她剪出的人物花鸟精美绝伦,惟妙惟肖。巧姑18岁那年,父母把她许配给了村里的一户富裕人家,依照当地风俗,过门三天后新媳妇就要下厨做饭侍奉公婆,这可难住了不会做饭的巧姑,剪刀面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剪不离面 面不离剪
制作剪刀面时要把面和成圆锥形,一手持面团,一手拿剪刀,把面团一条条剪入沸腾的水中。
剪出的面条两头尖,中间粗,条条不足三寸长。
真是剪刀飞走面团转,根根下落锅里面。
剪刀面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就算你是一个面食小白,也能做出一碗香喷喷的剪刀面。
剪刀面教程
1. 面粉中打入两个蛋清。
2. 将面粉加入清水打成絮状。
3. 揉好面团后,醒面二十分钟。
4. 面团分成小剂子。
5. 剪刀沾点干面粉,开剪。
6. 剪出的面条要撒点干面粉,防止粘连。
7. 水开下锅煮3到5分钟。
8. 白白胖胖的剪刀面就做好了。
9. 加入自己喜欢的调和,开动吧。
剪刀面平凡亲切,味道醇香,给人以温暖和踏实。
牛腩剪刀面
当端起一碗热腾腾的面,满满的诚意也随之而来。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