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来到厦门,如果不去武夷山登临揽胜,你总会留下缺憾。感于此,我们几个来自不同地域的“驴友”相约走进了武夷山。一到武夷山,我们就被这里的风光迷住了,小小的竹筏,像一叶长方形的网,轻盈飘荡,上仰下俯,顺着溪流,缓缓而下,把我们带入如诗似画的胜境。
武夷山有“三三六六”之胜。所谓三三,是指一溪缭绕,分作九曲。溪水清澈,依山而流,山回溪折,幽静明媚。所谓六六者,即武夷山峰,多至三十六个,其中以三仰、幔亭、大王、玉女等峰最为壮观。三十六峰,劈地而起,千姿万态,势如万马奔腾。
撑筏的艄公,年方二十几岁。他站在筏前,手撑竹竿,左拨右划,稳掌方向,同时察言观色,兼作导游。他们虽然是附近乡里的农民,但可以看出训练有素。“看山要选角度,等时间,找方向。看景靠想象,说丑就丑,说美就美,说象就像。想象才有味,不想淡如水。”
我们的想象随着艄公的指点而飞腾。筏到天游峰下,艄公讲起“仙女散花”的传说,我们多么想去看看“仙女散花”,看看茶中之王——“大红袍树”。听说它长在陡峭岩壁上的石屋里,那暗灰色的树干,斜生出许多弯弯曲曲的枝条。长圆形的叶子,厚而肥润,叶色绿得发油,而幼叶却是紫红的。“大红袍树”只有两株,多么珍贵!
别处美景,或以山胜,或以水胜,或以石奇,或以木奇,游览之时,也可令人流连忘返,事过回味,却总不免有些缺憾。武夷则不然,一溪九曲,蜿蜒于并不高的诸山之间。说是诸山,其实更像是一山被一水穿行分割。山捉水转,水绕水行。本来只是大自然中山与水极不经意的融合,却产生了山重水复的效果,让一座山有了千姿百态,让一道水风情万种,让一片并不大的景区向游客们展示出无限的魅力。因了山和水的巧妙结合,就有了恋恋不去的奇云诡雾,使众山时时悬浮其间;就有了山上山下山前山后时睛时雨的幻化,就有了裹挟着花香的幽幽山风,令游者始终心旷神怡;就有了欲破青天的奇峰峭壁,催人生九天揽月之豪情;就有了放筏九曲的江流石转,任导游娓娓讲述山水的传说;就有了茶树的王国,更有了天下第一茶。别的不说,只要看看武夷山的几个主要景区——天游峰、虎啸岩、武夷宫、水帘洞、九曲溪,便知武夷山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特点。
汽车挂上一挡,在雾中缓缓而行。透过车窗向外望去,蓝色的峰峦,绿色的森林,全都裹在薄纱之中,飘渺、悠幻、神奇。我们多么想再看武夷山一眼啊,可惜天公不作美。但愿我们重返武夷山的时候,树木更加繁翠,花草更加鲜艳,风光更加壮丽。到那时,“崖崖壑壑竞仙姿,不会咏诗也会题”。( 刘守林)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