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拥有风景名胜区26处,景点近千个,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个,各类景区与风景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080平方公里。其中著名的有世界文化遗产——桓仁五女山高句丽山城、亚洲最大的天然溶洞——本溪水洞、东北道教发祥地——九顶铁刹山、国家森林公园——关门山。
五女山
五女山,曾名“五龙山”“五余山”。相传古时有五女屯兵其上,修城筑堡,抵御外侵。之后,自命五女山,故而得名。至今仍有五女庙遗址。五女山主峰海拔824公尺(现已有缆车),巍峨险峻,远远望去,酷似一座玲珑翠屏。“翠屏”皆为悬崖峭壁,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高200余米。五女山集水、石、松、洞、峰诸景奇美于一体,集春、夏、秋、冬四季秀丽景色于一体,特别是隆冬时节,草木逢气成挂,银装素裹,天水连一,美不胜收。
关门山
关门山景区位于本溪市满族自治县境内,距市区48公里,于本溪水洞南13公里处,因双峰对峙,一阔一窄,一大一小,其状如门,故称关门山。它有三道门,北门在小市方向,双峰对峙,中间拱桥相连;南门在去汤沟的岭顶,公路从中而过,十分险要;中门在深谷河道中,“双扉”夹水,宽20余米,为兴修水库的天然门柱。它有五美,山美:陡峭、俊秀,山峰奇峭、拔地而起,峰顶松姿绰约,宛若天造地设一般;树美:树木种类繁多、千枝竞秀,尤以秋日枫叶和冬季植根于峭壁上的苍松闻名;水美:汤河穿谷而过,汇集小溪,飞瀑“夺门”而出;花美:天女木兰、山杜鹃漫山遍野,芬芳宜人;云美:清晨雨后,山谷中云雾缭绕,如披轻纱,分外妖娆。
九顶铁刹山
九顶铁刹山是辽东名山之一,坐落于本溪市东80公里,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境内,为长白山余脉,主峰最高海拔912.9公尺。铁刹山有五个主峰,中峰原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西峰太上顶。因此,东、南、北三面仰视,均可望见三个峰顶,三三合而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
本溪水洞
雾凇具有“美、媚、柔、透”等特点,极具观赏性,而在本溪水洞观赏美丽的雾凇,可谓上等好事。雾凇在这里全方位、大面积覆盖,有装点江山、装点城市之大美。凇花松软洁白,一尘不染,好像温柔的少女,楚楚动人;晶莹剔透,独具风韵;而且有“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之说,不同时间段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无比陶醉。
烟波照影,一个冰雪的童话故事即将开始。于山城雪落之际,约三两好友,一起到本溪水洞去看风景。出了城区,在通往本溪水洞的路边就有许多树木渐渐被白雪覆盖,形成毛茸茸的树挂奇观。来到本溪水洞,工作人员会热心地向你讲解冬季到水洞游玩的注意事项。乘着电瓶车往水洞洞口而行,一路上雪花纷飞,处处皆风景。快到洞口之际,一定要早早地从电瓶车上下来,远远地欣赏一下水洞四周的风景,只见前面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水洞掩映在皑皑白雪之中,像一处圣洁而神秘的人间仙境。
∞ ∞ ∞ 美食介绍 ∞ ∞ ∞
喇蛄豆腐:喇蛄多生于本溪山溪、河流的石下,形状颇似虾,有蟹身鱼尾之态。喇蛄豆腐的做法是把活喇蛄身上的甲壳除去,只留其中鲜嫩的蟥,用绞肉机将蟥绞烂,锅里放大油烧至滚沸。然后将蟥放入锅中爆炒,形成鲜红软嫩状,极似豆腐,因此而得名。然后加汤加菜调味。出锅后鲜红软嫩的喇蛄豆腐都浮在汤面上,鲜艳诱人。
粘火勺:粘火勺是满族食品,称粘火烧、粘干粮,是以糯米、大黄米或小黄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发酵和水洗之后,带水磨成粘面子,淋干后分成小团,按压成面饼,中间夹以煮熟的小豆加糖的豆沙馅,还有以烘熟的芝麻加些盐末当馅,叫芝麻盐,再压成小厚饼,上锅烙熟。此饼皮粘、馅甜,营养丰富,是冬季和春节期间民间的主食干粮。农家烙粘火勺,往往一次烙上数百个,烙好后,放仓房大缸中以雪冻之,食用时,取出放锅中馏一下即可。
白肉酸菜血肠:白肉酸菜血肠是满族传统食品,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此道菜又是城乡居民杀年猪之后,宴请亲友的一道主菜。具体做法为:将五花肉切成薄片,与细切的酸菜同时加水下锅,加入调料。开锅后,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肠,即成一菜。此菜香而不腻,营养价值极高,深受大家喜爱。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