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天地 满载福祉 ——忻州古建筑民居影壁

一方天地 满载福祉 ——忻州古建筑民居影壁

发布日期:2024-11-28 10:55 948人浏览 文章来源:忻州日报


  ▲原平上合河村杨氏民居影壁,建于清代。单檐硬山顶,四朵斗拱,拱眼处浮雕“务时敏”三字,壁心素面无饰。


  ▲保德陈家梁村陈氏民居影壁,建于清代。三联体式仿木结构砖雕影壁,单檐硬山顶,方形壁中,束腰须弥座。拱眼、阑额雕饰“婴禽戏图”、瑞草纹和“万”字纹等图案。中间影壁心四角周饰蝙蝠图,中心雕“福”字。两侧照壁壁心呈方孔圆形铜钱样式,分别浮雕“聚福之地”和“纳福之门”。


  ▲原平大阳村张氏民居影壁,建于清代。二联体式照壁,主壁单檐硬山顶,五朵斗拱,阑额雕饰“二龙戏珠”图案,壁心素面无饰,石条平座。附壁略小,壁心上檐饰蝙蝠图,壁心素面。


  ▲五台上金山村一户民居影壁,建于清代。单檐硬山顶,雕饰垂花门,壁心雕饰蝙蝠,中部无雕饰。


  ▲忻州古城程氏民居影壁,建于清代。单檐硬山顶,雕饰垂花门,壁心雕饰蝙蝠、鹿,中部开雕一神龛。


  ▲忻府区匡村弓氏民居影壁,建于清代。单檐悬山顶,壁心雕饰蝙蝠、鹿、鹤及瑞草图案,有福禄寿寓意。


  ▲原平都庄村李氏民居影壁,建于清代。单檐悬山顶,束腰须弥座,壁心四角饰蝙蝠纹,中心饰福禄寿“三星”人物图。


  ▲保德陈家梁村陈氏民居影壁,建于清代。单檐硬山顶,束腰须弥座。方形壁心四角周饰蝙蝠图,中心雕团形“万”字。两侧楹联残损。


  ▲宁武西沟村侯氏民居影壁,建于清代。单檐硬山顶,雕饰垂花门,匾额浮雕书“忠孝廉节”,壁心四角饰蝙蝠图案,中满浮雕“万”字图案。


  ▲保德康家滩村康氏民居影壁,建于清代。单檐歇山顶,一斗三升斗拱,普柏枋雕饰壸门瑞草图,阑额中间雕饰团形“万”字,两侧边瑞兽相向。壁心四角饰蝙蝠纹,中开雕一神龛,束腰座。壁身两侧有楹联。

  

  影壁,也称照壁、萧墙,是中国古代宫殿、衙署、祠堂、寺庙等仪礼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移植于民间,逐渐成为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或处庭院中,或处院门外正中、两侧,其形制一般为单檐硬山顶式仿木结构砖砌雕饰样式。影壁的功用是作为建筑组群前面的屏障,以别内外,并增加威严和肃静的气氛,有装饰的意义。其雕饰题材继承了中国传统儒道文化,杂糅地方民间民俗文化,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从中我们可以释读和理解古代先民的文化思想、信仰和精神。



文字:胡  炜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