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泡泡糕”是山西省长治市“故乡一家人”粗粮美食城的杰作,皮薄心空,周严中鼓,色泽金黄,味绵微甜,是山西风味小吃之佼佼者,2009年1 1月在山西八城市烹饪技术交流活动中荣获“百家老根杯·最佳风味小吃奖”。
说起这“土豆泡泡糕”的来历,还得从张咏梅老太太说起。张咏梅从小学艺,13岁参加剧团,主攻老旦。18岁成名,成为长治县梆子剧团的台柱子,红透了上党城市乡村,所以农村的老婆婆们都愿意看她唱的戏。众所周知,”剧团的演员下乡演出,在农村都是吃百家饭。张老太太就是吃农家饭成名的,对民间的饭菜很感兴趣。
张咏梅老太太退休后,正赶上改革开放,闲不住的她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米精面、生猛海鲜、鸡鸭鱼肉……吃得满嘴流油,营养过剩,以至于影响了健康。能否让人们多吃些高蛋白、低脂肪、多纤维的食物,调剂一下饮食结构?于是,她率领子女们在长治市延安路租赁了两间茅草屋开了一座“无名师 无名厨,缺山珍 少海味”的小小粗粮美食城,出售百姓喜闻乐见的小杂粮饭食和树蔬野菜的农家饭菜,有玉面煮疙瘩、小米油圪转、小米面煎饼、玉面拨子、三和杂面条、农家调和饭、莜面栲栳栳、荞麦面灌肠、玉面窝窝头、软米面团子等。粗杂粮面食很受食客们欢迎,一到饭点便门庭若市、座无虚席。老太太为了让新老顾客享受到乡土风味美食,还增加了花色品种:土豆拨烂子、榆钱谷垒、豆角捞饭、野菜圪脔、地耳包子、槐花蒸角等,粗粮细做,细粮精做,很受客人青睐。
“土豆泡泡糕”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1997年秋,张老太太发现新出土的山药蛋煮着吃绵沙甘酥可口,她想,如果掺入白面粉制成跟“南瓜饼”一样的小饼,可能会很好吃。于是,老太太就和她的大徒弟宋秋林开始试做。两人先把煮熟的土豆去皮,用擀面杖捣成稀泥状,掺了10%的白面和起来,拍成若干个小饼放入油锅中炸,可是一个个都沉了底、煳了锅。第一次土豆泥太稀,掺的白面少,第二次就掺了百分之八十的面粉,结果面团硬了,炸出的土豆饼有生疙瘩块,入口难嚼,落口难咽。饼软了难看,饼硬了难咽。两人不甘心失败,又进行第三次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土豆泡泡糕——土豆蒸,面粉拌,加蛋液,掺白糖,加色拉油,温度好,饼擀薄,二毫米厚,速膨胀,形如鼓,入口绵,味微甜,引人食欲,魅力无穷。有人作诗曰:
粗粮美食泡泡糕,魅力无穷口感好。
形如皮鼓技术巧,原料配方有绝招。
油而不腻营养高,健脾补肾有疗效。
瘦人吃了长肥膘,丑女常吃变美姣。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