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洪洞何以成为明代大移民最著名的地方

洪洞何以成为明代大移民最著名的地方

发布日期:2024-05-07 16:07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两句民谣在华夏大地已经流传了600多年,代代口耳相传,洪洞大槐树已成为妇孺皆知、万民萦怀的故乡标志。


  按照民谣的字面意思,洪洞县是明代前期山西大移民的主要迁出地。明代前期从山西向邻近的各省大量移民,于史有据。但在正史、方志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从洪洞县向各地移民,并且洪洞县一地当时的人口不足10万人,这样就形成了正史记载与民间口头传说历史不相一致的情况。


  正史没有记载并不等于洪洞大槐树移民一事没有发生,但仅靠口头传说无法从学术上讲通山西大移民形成“洪洞大槐树现象”的原因。明代前期的50多年,从山西向临近地区的移民数量接近90万人,根据万历《平阳府志》的统计数据,洪武年间平阳府(包括现在的临汾、运城两市的辖地)六州、二十八县的人口数量为184万,占到山西全省人口的40%。到永乐年间,平阳府的人口数量不增反降,实际人口数量为164万,平阳府的人口在数十年间净减少20万。据此推算,平阳府在洪武、永乐年间向外移民的数量至少在40万左右。


  洪武年间,平阳府属各州县中人口较多的州县为:蒲州(110348人)、翼城县(104561人)、临汾县(100803人)、闻喜县(94667人)、洪洞县(92872人),洪洞县的人口数量在平阳府属州县中排名第五。在洪武、永乐年间的山西向外移民中,洪洞县的移民占比并不是最高的县份,最多不会超过2万人,但洪洞大槐树却成为明代前期山西大移民的象征,这与洪洞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厘清明代前期山西大移民“洪洞大槐树现象”形成的历史、地理原因,解开“洪洞大移民”的历史疑团,将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明代前期山西大移民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1  明代前期从山西向外大量移民的历史背景


  元朝末年,以民族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怨沸腾,农民起义日益频繁,终于导致连绵不断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朝政府对农民起义予以镇压,竭尽残暴之能事,争城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之民十亡七八,以至于“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除兵乱之外,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水灾、旱灾、饥馑也连续不断。据《元史》记载,元朝末年山东、河南、河北发生灾情严重的水旱灾害达28次(山东13次、河南8次、河北7次)。大灾之后,往往伴随着大疫,灾区的百姓雪上加霜,人口大幅减少。为了巩固政权,恢复生产,明政府采取了以移民垦荒为主的振兴农业的措施。面对着荒凉的华北平原,从何处移民?明朝统治者的目光投向了山西。


  当元末中原地区兵乱荒疫不断之时,素称“表里山河”的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军名将察罕帖木儿奉命在山西阻挡红巾军的进攻,“分兵屯泽州,塞碗子城;屯上党,塞吾儿峪;屯并州,塞井陉口,以杜太行诸道”。察罕帖木儿通过重点防守这几处太行山关隘的办法,把红巾军阻挡在太行山之下。察罕帖木儿以山西为根据地,发展成为元末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山西在这一时期受到的战争破坏较轻。由于自然地理的因素,山西地区发生水旱灾害的频次(元末山西发生水灾、旱灾各一次)明显低于周边的河北、河南、山东,战乱也较少,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较之于邻近各省,山西就显得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相邻诸省也有大量难民逃往山西,致使山西成为人稠地狭的地区。元人钟迪在《河中府修城记》中说到元末蒲州一带的情形:“当今天下劫火燎空,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明代的《平阳府志》也描述山西在元明之际的情形:“三晋之地,比户克盈,几乎衽帷汗雨矣。”明洪武初年,由于在长期战争之后人口锐减,政府对人口偏少的州县进行降格、撤并,全国共降废485个行政单位,其中北方5省降废206个行政单位,山西降废的行政单位最少(28个)。从明代洪武年间北方5省的州县降废情形来看,山西属于明显的“地狭人多”地区。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的人口为l89万人,河北的人口也是189万人,陕西的人口为215万人,山东的人口为519万人,而山西的人口却多达403万人。山西一地的人口数量,比河南、河北两地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几十万人,人口数量在北方五省中虽然排名第二,但山西的耕地面积只有山东的57%。山西的地理特点是境内多山,耕地面积有限,人均耕地面积6.7亩,在北方五省中最少,人口密度最大。这样,山西不可避免地成为明初迁民之地。


2  正史记载的明代前期山西移民情况


  根据《明史》《明实录》的记载,明代前期从山西向外地的移民始于洪武六年(1373年),大规模的移民发生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以后。洪武二十一年,户部郎中刘九皋建议:“山东、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矣。”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上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两万六千零七十二顷。”大名府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河南省内黄县、濮阳县一带,广平府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一带,东昌府即现在山东省聊城市一带。明代初年规定北方无土地的民户每人授田17亩,换算之后,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的人数为15万多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与常升等到山西招募百姓从军屯田,共设16个卫所。平阳府选了9卫,太原、辽、沁、汾选了7卫,每卫5600人,共有约9万人从山西中部、南部到北部的边疆地带屯田。这次从山西中南部迁出的9万人,除了28000人赴大同屯田外,其余6万多人迁出山西。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十一月,后军都督佥事朱荣言:东昌等三府迁民屯田58124户(约29万人)。左都督佥事陈春言:彰德等四府屯田凡381屯(约4.2万户21万人)。


  洪武年间,山西往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移民约50万人。


  元末兵燹创伤未及医治,明初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这场长达四年的皇位争夺战,再次加剧了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创伤。


  永乐、宣德年间,又有数十万人从山西陆续外迁。


  明代前期50多年,从山西迁出的人口数量接近90万人。


3  洪洞县成为明代山西移民主要集散地的地理原因


  根据文献记载,明代前期山西的移民主要迁往华北平原上彰德四府:彰德、卫辉、开封、怀庆;东昌三府:东昌、广平、大名。即现在的河南安阳、卫辉、开封、沁阳、濮阳,河北邯郸、大名,山东聊城。迁往七府的山西移民中,原籍平阳府的几乎占到一半。明初的户籍管理十分严格,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全国建立了黄册制度(人口登记制度)。明代前期的山西移民主要发生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之后,有黄册制度为基础,保障了政府组织的政策性移民有条不紊地进行。从平阳府6州、28县迁出的移民集中到一个地方办理相关移民手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合乎情理的。从地理区位、交通道路的情况来看,从平阳府前往华北平原中部的东昌三府、彰德四府,首选的道路就是由洪洞县向东途经太岳山上党关、太行山东阳关的官道,这条道路在明代之前就是沟通临汾盆地、长治盆地、华北平原中部的主要通道。基于交通便利的因素,平阳府把移民的集散地放在洪洞县也是理乎自然。


  早在十六国时期,公元318年,匈奴汉国的皇帝刘聪死后,平阳的匈奴汉国发生内乱,石勒率兵进驻平阳附近的襄陵(今襄汾县襄陵镇),有四万余落羌族、羯族人投奔石勒。平阳城被石勒大军包围,又有十万余落羌族、羯族人归附。石勒把这数十万归附的羌族、羯族人迁到太行山以东的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这数十万人是从今临汾、洪洞向东,穿越太岳山到长子,经过黎城县东下太行山。北朝时期的地理书《冀州图》云:“(鹿谷山)在(长子)县西,有大道入壶口,东出达襄国,西登奚斯巨岭以达河东。”鹿谷山,今称盘秀山,古代也称摩诃岭、奚斯巨岭,在今长子县西北、屯留西南,著名的上党关就设在山顶。壶口,即太行山壶口关,在今黎城县东阳关附近。从平阳(临汾)到襄国(邢台),经过太岳山上的上党关、太行山上的东阳关,是最便捷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可以称为“平阳—襄国大道”,用现在的地理来说,就是“洪洞—邢台大道”。石勒在上党一带作战时,曾多次在这条路上往返。石勒从河北翻越太行山出兵河东、从河东向河北移民数十万,都取道“平阳—襄国大道”,可见这条道路在当时的通行条件还比较好,从临汾经过洪洞通往邢台,在十六国时期就是一条移民大道。另外,从古代河东的池盐行销路线,也可以佐证洪洞县是晋南地区通往上党地区的中转站。根据清代编修的《河东盐法备览》一书,运城—洪洞—黎城的运盐路线:从洪洞曲亭镇经过安泽县良马、上党关、屯留县丰宜、长子县鲍店镇、潞城县到黎城县。洪洞的曲亭镇为潞盐东运的中转站,古代运往潞安府八县的盐车都从曲亭通过,曲亭成为一方巨镇。清代的运盐路线是沿用了元明时期的路线。因为洪洞的曲亭镇为交通枢纽,洪洞县成为移民的主要集散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初移民时,在洪洞县城北二里的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广济寺旁的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汇集之所,由此而出发移居至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据记载,移民活动大多在晚秋进行,此时槐叶已落,树杈间的老鹳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前,凝眸高耸的大槐树,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发出凄凉的叫声,仿佛在向远行的人们打招呼,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不忍离去,频频回首,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为移民惜别的标志。从平阳府各县迁徙的人们移居他乡,把洪洞大槐树、老鹳窝的故事流传给后代,聊解思念故土之情。因为从山西平阳府迁出的移民数量庞大,他们给后代口耳相传的洪洞大槐树天长日久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加上人们的从众习惯,更多的山西移民把洪洞大槐树作为故乡的标志,于是便有了“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两句广为流传的民谣。不少平阳府的移民到达目的地后,都会在门前种植几株槐树,以解思乡之情。山东菏泽袁固堆袁家祠堂的石碑上刻着一首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山西父老情。”


   文字:李广洁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