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相传应县木塔鲁班造 耗能减震设计超过现代水平

相传应县木塔鲁班造 耗能减震设计超过现代水平

发布日期:2024-04-25 16:13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巍巍宝塔,屹立千年。美丽传说,引人入胜。应县木塔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历史上,木塔不易保存,要么毁于火灾,要么塌于地震,要么为人摧毁。应县木塔却在经历40多次地震、200多次炮弹袭击和常年大风后,还稳稳地“走”了960多年。梁思成曾深情地说:“好到令人叫绝,好到半天喘不上气。”应县木塔为何能历经风雨而依然屹立,相传竟是鲁班所为。小编带大家走进应县,了解这座神奇木塔的不倒之谜。


相传鲁班建塔压杀气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是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全木结构八角形楼阁式塔,是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更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民间相传,木塔和鲁班关系甚秘。


  相传,鲁班和妹妹从南方来到北方,走到应州(就是今天的应县)地面,看到荒凉的战场和白骨累累。南北两方的军队在这里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劳动人民饱受战祸之苦。于是,鲁班决定修一座木塔,压一压这里的杀气。


  晚上定更后,鲁班一个人便忙了起来,他运用神通,将黄花梁的巨木伐来、恒山石运来,砌石为基,架梁为拱。到三更时,木塔的工程已经完了一半。鲁班还请来天上的瓦仙和他一块干。到五更时,十二层的雄伟宝塔已经建成,只见木塔玲珑宏敞、蔚然壮观。


  为了使宝塔防水、防火,鲁班还到天宫,向玉皇大帝借了避水珠和避火珠。安上这两颗宝珠,就再也不愁火烧水淹了。正当鲁班借了宝珠往回赶时,应县的城隍土地爷起来了,原来这十二层宝塔把他们压得出不上气来。于是,他们趁鲁班不在,弄来一股妖风,将宝塔的上三层一直吹到关外大草原。等鲁班回来时,只剩下九层木塔了。鲁班只好把镇塔之宝安到了九层塔里,随后和妹妹一起离开了应州。


  应县木塔自从安上了避水珠和避火珠后,再也不怕水、火、风等灾害了。这也是百姓相传为什么木塔能近千年安然无恙的原因。


斗拱卯榫咬合而成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坐落于应县老城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7400多吨。1961年,其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的木塔”。从外观看,应县木塔稳重端庄、比例得当、轮廓优美。古籍上称“浮图之丽、甲于宇内”。


  木塔主体使用的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3个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目、宝盖、宝珠组成,制作巧妙,与塔身融为一体。


  全塔上下有59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斗拱,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种类之多国内罕见,有“斗拱博物馆”之称。古籍上誉其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它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既可以替立柱分担重量,又能对外来的力量起到缓冲、分散的作用。从结构上讲,应县木塔的设计更为巧妙,全塔上下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


  由于斗拱之间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风、地震等水平力作用时,木材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了调整变形的作用。除此之外,木塔内外槽的平座斗拱与梁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使内外两圈结合为一个刚性整体。这样一来,一柔一刚便增强了木塔的抗震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和江欢成认为,保证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首先从结构力学的理论上来看,木塔的结构非常科学合理,卯榫结合,刚柔相济,这种刚柔结合的特点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这种耗能减震作用的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学的科技水平。


  那么什么是“卯榫”结构?卯榫结构是指木器或石器等利用凹凸方式把两个相互独立的器物拼合在一起。一般通过在木配件上挖孔眼和另一个配件中的孔眼大小相同或稍大的榫头拼接在一起。卯榫结构是中国从古代就一直沿用的建筑结构,充分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的高深。


秘藏辽代珍贵文物


  应县木塔举世闻名,但塔内秘藏的辽代珍贵文物的来龙去脉却鲜为人知。


  1966年10月19日,一名游客登塔游览时,在三层佛坛座下捡起一个花式银盒,内装七珍与佛牙舍利,共35件。1974年,木塔实施抢险加固工程时,工作人员发现四层的主像释迦牟尼佛像胸背部开洞。经设法提取,得到卷轴2件,1件为刻经,1件为绘画《神农采药图》。后经清理,又发现一批卷轴文物和刻经。1974年9月,检查人员发现二层主佛被人撬开。报案后,公安部门追回了全部被盗文物,有银盒、水晶石、水晶葫芦、水晶珠、沉香木等共计36件。1974年11月18日,在二层主佛像腹内取出佛经30卷、残卷2包。1977年9月10日,在一层清理出佛经30卷、残卷12包、手抄本4包。经过前后5次的发现清理,共得佛经75卷、佛画4幅、七珍与佛牙舍利68件、残卷15包、手抄本4包。


  2006年9月4日,在大雄宝殿内展出了佛牙舍利和七珍。七珍亦称“七宝”,为金、银、琉璃、水晶、贝类、赤珠和玛瑙。佛牙舍利指佛身后之遗骨,在木塔二层、四层主像中各出1枚。


  此外,木塔内外悬挂有52块牌匾和6副楹联,其中“峻极神工”为明成祖朱棣亲笔所书;“天下奇观”为明武宗朱厚照所书。


文旅商贸融合发展


  应县木塔享誉国内外,为此,应县紧紧围绕木塔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文旅商贸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全国知名文旅康养目的地、华北地区综合物流集散地。


  应县加大了对木塔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持续推进全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启动了龙首山文化产业园建设、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化、小石口和狼峪长城段修缮等项目。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管理科学、理念先进的大企业推进木塔旅游景区综合开发,完善了景区的5G网络、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积极打造了红色记忆、长城遗址、古建文化、自然山水、生态田园5条旅游线路,多支点推进全域旅游。依托下马峪得天独厚的森林康养资源,加快打造文旅康养产业。通过编排富含本土文化的戏剧作品,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彰显应县辽金文化、古建文化、佛教文化、边塞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字:卢   亚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