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 > 解州五龙峪:关公故里的生态与文化新地标

解州五龙峪:关公故里的生态与文化新地标

发布日期:2025-09-17 09:59 14人浏览 文章来源:运城日报

   清流绕岸、绿植沿堤,远处中条山叠翠含黛,近处游人漫步赏景,五龙峪生态休闲区正成为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中融生态休闲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作为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配套,五龙峪生态休闲区以生态为基、以科技为翼、以文化为魂,为千年古庙筑牢了生态基底,更注入了现代文旅活力。


生态修复

荒芜河岸变身“解州小三亚”


  五龙峪生态休闲区的蜕变始于系统性的生态修复。占地面积470余亩的河道治理工程,对五龙峪桥至西塬湖水库全长5.5公里的河道进行了全面整治。


image.png


  项目结合地形地势,将浩吉铁路中条山隧道排水引入河道,并对河道进行清障、疏浚、防渗等处理,在拓宽河道的同时,大幅提升了河道蓄水、排水和防洪能力。


  通过连续3年的生态修复,五龙峪生态休闲区新增绿化面积达80万平方米,野生动植物种类显著增加,真正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如今,这片被当地人亲切称为“解州小三亚”的地方,已成为市民周末露营、亲近自然的“城市后花园”。


文化点睛

五亭楹联传承关公精神


  五龙峪生态休闲区内藏着5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宝藏观景凉亭,它们沿水域错落铺展,成为串联景区文化脉络的“微景观节点”。


  每座亭子都以楹联为笔,将关公文化的忠义融入临水景致:龙吟亭临溪听水,楹联“峪中龙气凝忠魄,亭外松涛和剑鸣”,与关公“忠肝义胆”的精神遥相呼应。


image.png

游人如织


  偃月亭依水望波,“青龙偃月寒贼胆,赤兔追风壮圣威”直指关公标志性兵器;云栖亭伴水而居,“云驻山巅听侠骨,泉流石上诵仁风”的雅致,蕴含关公“仁勇”的品格。


  丹心亭亲水观浪,“一片丹心昭日月,五龙碧水鉴英雄”的正气;雁影亭靠水观天,“雁过中条留义字,亭临深峪仰神威”的情怀,都是关公精神的生动写照。


科技赋能

智能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五龙峪生态休闲区在保持生态特色的同时,也注重以科技手段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与管理水平。


  景区入口处新落成的游客服务中心配备了智能导览系统,游客扫码就能获取电子讲解,还能实时查看各景点人流量。所有设施都充分考虑无障碍需求,轮椅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盲道等一应俱全。


image.png

智能民宿


  最引人注目的是五龙峪生态休闲区的3座银白色“太空舱”智能民宿,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建筑将于9月下旬投入运营。


  每个太空舱都采用最新环保建筑材料和智能控制系统,舱体使用航空铝材打造,既坚固耐用又可回收利用;智能系统能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光伏发电系统可满足日常用电需求。


  太空舱的选址别具巧思,3座舱体沿山势排开,既避开鸟类栖息的芦苇荡,又让舱内观景窗正好框住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的“金顶剪影”。


服务升级

细节之处彰显人文温度


  在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五龙峪生态休闲区也在服务细节上不断提升。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做到“三心”服务:热心、耐心、细心。所有员工上岗前都要经过为期1个月的严格培训,内容涵盖关公文化知识、急救技能、外语口语等。


image.png

生态画廊


  每个太空舱都配备应急呼叫系统,24小时值班室确保3分钟内响应求助;每日清晨,维护团队会对所有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测,包括水电系统、智能设备、卫生状况等。


  景区还联合员工和社会招募人员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景区入口、咨询台、休息区等区域定点值守,提供文明引导、特殊群体帮扶等服务。


格局巨变

从“一座庙”到“一片城”


  五龙峪生态休闲区的提升改造是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巨变的缩影。昔日“一座庙”,今朝“一片城”。


  得益于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的突飞猛进,占地370亩的解州关帝祖庙,与新建的古城遗址公园、关圣文化广场、五龙峪河道融为一体,形成面积1000余亩的连片景区。


  整个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格局为“两庙一廊”,“两庙”是指解州关帝祖庙和常平关帝家庙,“一廊”就是连接两庙的解杨旅游公路。


  目前,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规模已从原380亩扩展至3.03平方公里,划分出五龙峪生态休闲区、关公文化体验区、女盐池生态休闲区三大板块。


5A创建

文旅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正处于全力冲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关键阶段。五龙峪生态休闲区作为核心配套,正以高起点规划、高科技赋能、高标准运营,全力打造与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地位相匹配的精品旅游服务设施。


  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以“精细化服务提升”为核心,围绕设施、信息、服务三大维度全面优化,为游客提供便捷、贴心、温暖的旅游体验。


  同时,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增添智能电子触摸屏,集成景区导览、活动介绍等功能,实时提供信息;开通代订代购热线,涵盖门票、文创、餐饮、住宿等业态,打造“一站式”服务。


image.png

青山绿水


  当前,游客服务中心正加速推进五龙峪——女盐池生态休闲区新建游客服务站的内部配套设施布置,构建“主中心+分站点”联动模式,形成覆盖景区全域的旅游服务网络。


  随着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脚步渐近,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的5A创建工作已进入关键冲刺期。


  五龙峪生态休闲区的升级只是起点而非终点。未来,这里将继续深化生态与文化的融合,让游客在山水之间感受关公忠义精神,在休闲体验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周末,五龙峪的草坪上搭起了各色帐篷,家长带着孩子在水边嬉戏,老人在凉亭下休息闲聊。这片曾经普通的河道,如今已成为运城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名片。




供稿:李婉玉 赵泽艳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