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 > 忻州河曲:一河观三省 一曲迎天下

忻州河曲:一河观三省 一曲迎天下

发布日期:2025-09-03 10:21 10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河曲位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黄河流经河曲71.6公里,沿黄河筑长城70公里。河曲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平安县、省级双拥模范县,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之地、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故里、一门忠烈杨家将故事的源头。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黄河文化,河曲民歌、二人台、河灯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曲被誉为“民歌的海洋”“二人台的故乡”“中国北方民歌之乡”,三次被国家文旅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河曲始终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主动对标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职责使命,团结奋斗、勇毅前行,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展现新气象、取得新进步。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召唤新作为,接下来,河曲将持续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打响文化品牌,不断提振河曲“精气神”,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厚重的人文历史


  河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宋治平四年置县,金贞元年(1153年),置河曲县,隶太原府,是内外长城防线的战略要地,自古就有“陕东重镇、晋右严疆”之称。河曲是杨家将“火山王”杨信的故里,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祖籍地,是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故地。


image.png

黄河峡谷——长城的守望。


  河曲临黄河,踞长城,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地带,草原长调和着风雅诗风在此碰撞融合,著名的二人台《走西口》从这里唱响,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走向世界。河曲被授予“中国北方民歌之乡”称号,并三度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瑰丽的山水风光


  河曲县幅员辽阔,山川荟萃,地貌多姿,大自然赋予了河曲瑰丽的风光。黄河流经河曲71.6公里,沿黄河筑长城50余公里,形成黄河长城“双龙并行”的自然景观。在河曲可以畅游被中国黄河旅游大会评为“中国黄河50景”的娘娘滩,壁立千仞的晋蒙黄河大峡谷弥佛洞、“晋西北小五台”的海潮禅寺、美术创作的“金矿”翠峰山、耸立东山之巅的白朴公园状元文笔塔等风景名胜。韵致的黄河水乡,雄浑的莽莽高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image.png

黄河湿地公园天鹅沐晚霞


  河曲作为山西省19个、忻州市3个沿黄县之一,近年来,全县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目标,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载体,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4.8%,居忻州市第一,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7%。空气质量指标常年位居全省前列。每年春天,河曲就会拉开桃花红杏花白的初春序曲,黄河岸畔,蓝天与碧水一色,涛声与鸟语和鸣,成群结队的白鹭、苍鹭、黑鹳、遗鸥、赤麻鸭和白天鹅,或展翅飞翔,或水中觅食、嬉戏,动静之间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联合国旅游经济促进会把河曲命名为“中国最具文化风情旅游名县”。


别样的非遗文化


  歌从黄河来,曲由黄土生。岁月更迭,河曲成为记载黄河文明和见证蒙汉民族融合的沃土,并孕育了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曲民歌、二人台、河曲河灯会。


image.png

大型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B版在河曲成功首演。


  近年来,河曲县以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为目标,以打造“黄河长城特色风情名县”为抓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着力培育民歌展演平台,以歌为介,打造文化品牌,讲好黄河故事。原生民歌《打蓝靛》摘得“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桂冠;2023年,河曲民歌二人台再度唱响北京中山音乐堂,《红红火火二人台》《挂红灯》《打金钱》《压糕面》等相继在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播出。河曲已成为全国民歌二人台传承基地,影视拍摄基地和美术创作写生基地。同年,河曲县成功举办唱响黄河·中国民歌山西邀请赛;2024年春节,“河曲河灯会”作为山西省唯一的灯会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亮相江苏南京“点亮中国灯”全国主会场活动,大型非遗音乐节《大河长歌》在忻州、太原成功首演公演,民歌二人台专场演出《唱响黄河再望西口》在保利各省大剧院火热巡演。


  正月十五转花灯,七月十五放河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皓月初升,盏盏灯火随河轻漾,犹如漫天星辰倒泄长河。盛大的河灯会、“海红花”奖民歌二人台大赛,成为充满浓郁黄河黄土风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黄河两岸三地民众重要的民间文化习俗和文化盛会。


独特的地方美食


  河曲是晋西北有名的“蔬菜之乡”和“优质小杂粮之乡”。境内沿黄河平川区盛产瓜菜,高山半山区产脱毒马铃薯、小杂粮。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河曲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河曲酸粥酸捞饭酸米汤,既开胃又健脾,又能护肤美容,妙不可言;黄河开河鱼被民间誉为“活人参”;赵家沟柏籽羊肉,以鲜嫩清香、无腥膻味而闻名;河曲红葱、富硒小米、细腰黑豆、海红果、果丹皮、杏瓣儿等特优农产品成就了独特的“河曲味道”,享誉全国。


强劲的发展势头


  河曲是晋西北面向陕蒙的重要西部门户。河曲支柱产业主要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煤炭批复产能为5920万吨,火电总容量为310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电力生产县、山西省重要的新型能源工业基地。近年来,河曲县委、县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为牵引,抓项目建设、抓结构调整、抓园区建设,积极培育旅游强县新动能、打造强劲发展新优势。


image.png

俯瞰黄河湿地公园。


  “一河观三省,一曲迎天下”。河曲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丰富的创业资源,有宽松的创业政策,有优越的创业环境。在河曲,可以大展拳脚,与这座城市一道加速奋起。目前,全县正以真抓实干、锐意创新、阔步前行的精神风貌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新河曲。


  河曲真诚欢迎和期待大家来河曲投资兴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全县将为大家营造更优环境,提供更优服务。让我们一起相约河曲,遇见美、享受美、创造美!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