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 > 故乡的石沟街

故乡的石沟街

发布日期:2024-11-07 15:52 文章来源:忻州日报


随着《黑神话:悟空》游戏的横空出世,山西的27个景点因其悠久的历史、恢弘的气势和宜人的景色而声名鹊起,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争相前往这些地方,目睹那些曾经在游戏中出现的奇妙境地。


我的故乡也有一处地方,虽然并非游戏中的著名景点,却因其地理位置位于省城通往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必经之路上,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一游。打小就记得大人们管这条街叫“石沟街”,可能更早的时候,这条街是由石头铺成的吧。然而在我的记忆中,这条街却是一条纯粹的土路。每当下雨天,街道泥泞不堪,人们不得不从街道两边一米高的护堤上行走。然而这条曾经不起眼的街道却是村子里的中心地带,是我们每天必去的地方,那里承载着童年的许多美好记忆和欢乐时光。


从公路上进入村口,有两座分别建于1935年和1936年的六角楼,宛如世纪老人般,静静伫立,凝望着远方,仿佛在期盼着游子归来。这里是孩子们捉迷藏、打三角等游戏的天地,也是记录我在周末夕阳中一次次等待父母归来的焦急盼望之情的地方。


绕过六角楼,便步入石沟街主街道。这条长约一公里、东西走向的街道,曾是村里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街道西端是村委会,与姥爷家仅一墙之隔。当年建村委会时,为了保障院子的方正,占用了姥爷家的一部分。姥爷作为一名老党员,高风亮节,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家院子的东南部分无偿转让,未曾要求任何补偿。如今,镇政府几经修缮,仍在这里办公。每次回到故乡我都会驻足凝视,总感觉那个院落里有自己家温馨的影子。


街道对面有一条小巷子,巷子里曾经有一个小规模的学校,只有低年级的几个班。这个学校虽小,却是我人生中第一所学校,那个年代村里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我们都是从顽童直接进入小学。因当时入学年龄是七周岁,已经能够较快适应学校生活,相比现在两三岁小孩送幼儿园时的哭闹情景,我更怀念我们这代人的童年。


每天放学,石沟街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大家会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出发,走到自己家才会出列回家,无需家长接送,也无需老师监管,即便下雨也少有家长过来送雨伞,那个年代有雨伞的人家很少,条件好的孩子有个雨衣穿,大部分孩子下雨时只戴个草帽,或者将塑料袋剪开披在身上。


这条街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村委会。大概在我四年级的时候,村委会买了电视。每当夜幕降临,便将放电视的木头柜子打开,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便纷纷来到村委会门口,兴奋地期待着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新闻节目、流行歌曲、电影,都让那个年代的人们充满了好奇。

从西向东走过两道巷子便是当时村里的经济中心——供销社。那时的供销社分布在街道两侧,共有五个具体的门市,有百货部、副食部、五金部、文具部、日杂部,最吸引我的肯定是那个副食部,只要手里有一毛钱就能买到八颗水果糖或者高粱饴,父母从城里回乡看我时,偶尔也会带我过来买点槽子糕之类的糕点打打牙祭。


文具店也是我常光顾的地方,对于一个上学的孩子来说,一个漂亮的铅笔盒、一本作业本都极具吸引力。当时我们最常买的是白色的大张粉连纸,裁成小块后,用针线装订起来,里面夹一张有格子的拼音纸,便是最常用的作业本。然而最吸引我的还是店里那些小人书,姑姑是店里的售货员,我便有机会过来翻看《鸡毛信》《刘胡兰》《铁道游击队》等极具年代特色的小人书,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为我打开一个广阔的世界,小人书是我喜欢上文学的最初记忆。


街道尽头是一家医院,虽是荣军医院,但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也会来此寻求救治。记得有一次,我因积食腹痛,姥姥见状心急如焚。她不会骑自行车,只得呼喊住在附近的大姨相助。大姨也不会骑车,就推着自行车将我送到那家医院。姥姥径直找到医生,说明情况。同学的父亲恰好是医院的医生,他耐心而细致地诊断、询问。最终,是开了些消食药让我留院观察。大姨焦急地去邮局,给远在他乡的父母打电话。父母闻讯大惊,急忙搭车赶了回来。当他们气喘吁吁地抵达医院时,我已在病房里踢着毽子,父母看着这一幕哭笑不得。


这条街道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还有大雨过后洪水顺流而下的景象。石沟街地势东高西低,每逢大雨降临,东面山上的雨水便顺着街道流泻而下,形成一道河流。当雨势稍减,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地穿着雨鞋或光着脚丫出来嬉戏、打水仗,玩得不亦乐乎。尽管雨后的河水带着黄色的泥土,并不清澈,但对我们这些生长在没有河流的村庄的孩子来说,这道河水就像神水,为我们的童年注入了无穷的乐趣。


而今再次漫步在石沟街上,西面已是宽大气派的牌楼,平整的停车场堪比城市。街道上的各种设计和装饰也呈现出城镇的模样。原先的学校已经搬迁与主校合并,旧址上矗立着村民们新建的一排排二层小楼房,还有一个园林式的小区,买了楼房的村民冬天可享受暖气的舒适,夏天依然可以在院里侍花种菜,既拥有田园生活的恬淡,又能感受到都市生活的便捷。


岁月流转,无论时光如何变迁,这条街道的温情始终犹如一幅长长的画卷,珍藏在一代代村人的记忆中。它们时而如天空的繁星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时而像阵阵微风轻拂心灵,时而像温暖的阳光照亮漫漫人生长路。那光、那风、那气息,便是走过的那条故乡的路,是那条陪伴我们成长的石沟街。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