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堡玉皇阁
新荣区得胜堡村
得胜堡前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
“五一”假期,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的长城、古堡、烽燧、墩台、传统村落,成了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看大同”采访小分队,来到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村,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得胜堡村因得胜古堡而得名,蕴含旗开得胜寓意的古堡伟岸矗立,成为长城旅游版块上的一颗明珠。得胜堡曾是明代“九边重镇”大同的北门户,与得胜口、镇羌堡和市场堡“一口三堡”组成了著名的长城遗存——得胜堡群。作为当时最大的堡城,得胜堡是连接口里口外的重要关口,以及著名的“隆庆议和”发生地。明代“立互市”之后,东临饮马河的得胜堡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吸引部分将士留驻,并依靠马市逐渐发展成集军堡、商品集散地和农业为一体的新型聚落村,其边境贸易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当时,得胜堡街道上店铺林立,经营范围广泛,在周边地区首屈一指。此后,得胜堡村同中国北方很多农村一样,逐渐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农民耕田种地。
这里诸堡相望、烽堠延绵,古长城蜿蜒起伏的壮观景象,真实地呈现了古代先人构建军事防御系统的智慧,这里现存历史建筑数量众多,保存尚好的历史环境要素种类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2014年,得胜堡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并获得专项补助资金,用于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的保护性修缮,及改善传统村落的历史遗存和人居环境。近年来,新荣区在优先长城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随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西环线示范带的建成,形成以得胜堡等长城古堡为核心的新荣旅游品牌。
沿着斑驳的砖砌券拱关门走进得胜堡村,石条车辙尽显历史沧桑,长城堡寨形制的“三大街、六小巷”使得堡内街巷井然、民居古朴。古大街笔直向北通到玉皇阁,络绎不绝的游客徜徉在街巷中,看许家院、高家院、孙家院等历史民居,欣赏“万里茶道”实物展和“民族碰撞融合”展。玉皇阁前,村民何俊元支摊为游客写字作画,还当起了导游志愿者,并自豪地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一件件如数家珍般介绍给游客,从古堡村落历史,到玉皇阁铜钟,再到当年蜚声晋蒙的得胜堡韭菜等,讲得绘声绘色……
眼前所见,让人不由地相信,古老的得胜堡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必将在奔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图片:于 宏
文字:杨海峰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