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 > 夏县爨村:村名承载千年汉字文化

夏县爨村:村名承载千年汉字文化

发布日期:2024-05-15 15:58 文章来源:运城日报

  

ab14e719-ab61-4ced-963f-0027faaab040.jpg.jpg

夏县爨村村牌坊


c9e722a1-552b-4696-8e37-a0ad0b36e176.jpg.jpg

  5月10日,记者一行去运城夏县采访考古项目,回来途经瑶峰镇一村落,路旁一座气派古朴的村牌楼十分惹人注目,上面的“爨村”二字更是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中国村庄众多,村名各有特色不足为奇,但如此复杂、难认、难写的村名实属罕见。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深意或是缘由呢?


凝结古人的造字智慧


  记者一行路边停车,网上百度查询了字典,原来这个爨念cuàn,并不是繁体字,也没有简化字,古字形与今天所见相差不大。


  整个字猛看笔画很多,甚至挤在一起看不清,细细研究,却觉得非常有意思。该字分上中下结构,上部模拟双手拿着锅具,中间有一个平平的灶台,炉灶中装有木柴,下部好似双手将木柴推进灶口,灶口冒出熊熊燃烧的大火。可以说,整个字就是一张生火做饭的图示,现在许多乡村还是这样做饭的。所以,这个字本义就是烧火做饭,相当于“炊”,但比之形象具体多了。


  在古时,与此字本义相关的都可以叫爨。比如,厨房称为“爨室”,烧火做饭的人叫“爨人”等。这个字既可以作为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作动词泛指烧火、烧火煮饭,作名词时,指灶炉、烧火做饭的人、生火的地方等。比如,分爨就是兄弟两分家过日子。


  除此,“爨”还作“姓氏”使用。此姓源于古代的姬姓,出自西周时期的官吏爨官,属于官职转换而来的姓。当时,爨官是给皇室做饭的官职,其子孙后来便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


  这个字并不好写,历史上许多朝代也曾简化书写,但发现会失去原有的意思,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是一字,却是一幅画,凝结着古人的造字智慧。至于夏县的这个小村庄为何取名“爨村”,我们一起走进村庄来探究。


承载村庄的悠久历史


  在村口,有几位闲聊的村民,当问及村名的来历时,他们说法不一。老一辈流传,这里原是部队后备火头军驻扎所在,毫无疑问有这种说法,因为村牌楼两侧的一副楹联,“耕读村风谱写盛世华章,鼓角军炊演绎兴林大火”即可为证。但是与韩信打仗有关,还是与魏国大将有关,就需要进一步求证了。


  没想到回来查证资料,结果大吃一惊,怪不得村民贾云龙说,“无论怎么传说,村庄确实历史悠久,村志有记载”。


  先说得名与韩信有关的历史,也就是“炊爨说”。史书记载,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实力最强,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魏国贵族魏豹因接连攻克了二十多座城池,被项羽封为西魏王,徙河东郡,建都安邑。


  不到两年,汉王刘邦平定了三秦,要从临晋关向东渡黄河,魏豹便降汉,跟随刘邦去攻打楚军。没想,刘邦兵败,魏豹又叛汉归楚。刘邦听说魏豹背叛了自己,派人游说不成,遂命韩信率大军到河东攻魏。


  韩信采用疑兵之计,在临晋佯装陈列船只,制造出欲在此渡河的假象,其实暗中伏兵,从夏阳用木罂渡河。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安邑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举击灭魏军,俘获了魏豹。


  当地人传说,当年韩信攻打魏都安邑(今夏县禹王城,距爨村12公里),在这一带屯兵。因此当地留下了许多与这次战争有关的地名。比如,驻军的村庄都称韩王村,还有的村庄以“师”命名,呼作北师村、南师村,而行辕所驻的地方呼作辕村。这些村名,至今在夏县还沿用着。


  至于爨村,则是因为驻扎火头军,是炊爨之所而得名,被称为“炊烟升起的地方”。至今爨村中还有一大片耕地叫作“校场地”,相传是汉军演武练兵的场所,在爨村附近便有南师村、下北师村。


  还有一种说法,村名与魏国大将爨襄有关。爨襄是古籍中有记载的爨姓第一人,是魏惠王时的一员大将。


  《战国策·魏策》载,魏惠王九年,公叔痤为魏将,与韩、赵战于浍北,擒获韩国大将乐祚。魏王大悦,要以百万良田赏赐公叔痤。公叔辞谢说:这是大将巴宁、爨襄的功劳。于是魏王赏巴宁、爨襄良田各十万。


  魏惠王是战国时魏国第三任国君,生于安邑,他赏赐给大将爨襄的万亩良田就在安邑附近,即现在夏县瑶峰镇一带。故而,古时爨村一带也称为爨乡、爨地。而据史载,河东安邑爨氏作为氏族,后来迁去了云南,继而演变为部族,与其统辖的少数民族白族、彝族先民融合,统称为“爨人”。


  《云南两爨氏族考》记载,云南爨姓自河东安邑,应与爨襄有关。要知道,研究云南地方史,是绕不开爨文化的。


  因为爨襄分封比韩信屯兵于此,要早一百多年,也可能火头军与原有地名“爨”字义相合,后世人口口相传,简化了原有的历史信息,于是有了上述“炊爨说”。


  总之,追溯历史,“爨村”的建村由来都不晚于汉初,距今足有2000年历史。


记录河东的迁徙往事


  据几位村民说,小时候村子还曾简写为“全村”,但是大家一贯的叫法没变,后来又改回去了。


  “刚开始写字,村名不好写,慢慢地习惯了,就特别好写,每次写都有别样的感觉。”贾云龙说,“‘繁体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虽然30画,但不复杂。”


  据老人们回忆,在校场地旁边,有一座特别大的娘娘庙,里面有象征“纸、墨、笔、砚”的建筑物。娘娘庙供奉的是后土娘娘,占地5亩之大,山门上有过路戏台,每逢正月十五庙会,那个场面真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娘娘庙正面有个大照壁,又高又宽,形似一张“纸”;往东百十米是文昌阁,酷似一锭“墨”;再往东百十米,有个十米高的建筑叫“毛笔锋”,像笔尖朝天;又往东百十米处,即南师村堡,堡有十亩大,四面砌砖围墙,两头高、中间低呈凹字型“砚”状。“文房四宝”之景是建在一条直线上的,非常雄伟壮观,可惜随着岁月流逝,如今无缘见到了。


  据村民冯学智介绍,虽然现在村中有高、曹、尉等姓,并无爨姓,但外地很多爨姓,可能都是从村中出去的。


  明初山西移民,河东安邑亦有迁出者,村民为了不忘故土,使用了“爨”姓。附近的平陆县就有少数爨姓人家,或许就是爨村迁出去的后裔。在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有个爨底下村,被称为“天子脚下的明清村落”,据记载就是从夏县走出去的人形成的村落,村口至今还刻着一个大大的“爨”字。云南也有姓爨的,是当地特别有名的氏族,而且有“爨字碑”记载,其是河东迁徙出去的一支后裔,这正与之前所考吻合。


  人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历史变迁中,除了躲避灾难、皇帝赐予、避讳名人,姓氏不变或是村名难改是特有的一种现象。无论任何时候都可追根溯源,这便是底气。


  在爨村,据说还流传着一句话,“居己清流自濯缨,与人相处如同爨”,寓意深刻。具体意思是:对待自己,心就像流淌而过的水一样清澈,与人交往,就像一个灶上吃饭那样融洽相处才好。到底是怎么的文化支撑,让村中能流传出如此智慧的谚语。


  小小一个爨村,不仅承载了中国千年的汉字文化,还记载了战国与秦汉一段重要历史,更见证了一个民族迁徙过程中的血脉相通。这一刻,中国文字之美变得更加具象。读懂一个汉字,看懂汉字背后的文化,可不是简单的字母可以解读和比拟的。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村名就是一段历史,足见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这也许正是汉字可以流传千年,一直被广泛应用的原因。“爨村”村名本身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之珍贵、文化意义之丰厚,也正是河东大地文明根深叶茂的直面呈现。


  图片:茹   雅

文字:薛丽娟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