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 > 以薯为媒 秋日小村真红火

以薯为媒 秋日小村真红火

发布日期:2023-09-27 15:20 472人浏览 文章来源:阳泉晚报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呈现为色彩缤纷,表现为硕果累累,体现为笑脸盈盈。9月下旬,阳泉平定县冠山镇甘井村红薯喜获丰收,空气中飘满了“甜蜜的香气”。红薯地里,村民们刨薯、分拣、搬运,忙得不亦乐乎。一个个体态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摆满了田间地垄。


  “趁着红薯收获,我们承办的‘冠山镇农民运动会’在9月22日开幕,大家在这里可以比赛刨红薯、拔河、健步走等。9月23日,我们承办的‘冠山镇甘井村首届红薯节’活动启动,大家在这里能观看表演、品尝红薯、购买农产品。”甘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昇琴说,“我们希望通过承办活动,与大家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同时做好农旅融合文章,走出一条农产品变商品、乡村变景区的特色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甘井村是阳泉市有名的“红薯村”。早年间,村民各家各户零星种红薯。不过,红薯品种老,外形、口感不太好,村民只能自种自食。近年来,在冠山镇的牵头下,村干部认真调研,引进了红薯界“新宠”——外形修长、口感软糯香甜的“商薯19号”“西瓜红”“济薯26号”。村里还聘请农技专家,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了红薯的成活率、产量和品质。目前,甘井村的红薯种植面积发展到了200多亩。


  甘井村还派人入户,按照统一标准分拣、统一价格回收并统一包装红薯,让村民种植红薯没有后顾之忧。苏昇琴介绍,村里借助抖音App、快手App、微信朋友圈等,拍摄红薯种植过程,展示红薯种植细节,分享村民种植趣事,加大宣传力度,叫响了“红薯村”的名号。每公斤价格6元、7.2元、8元、10元;销售量4000多公斤、1万多公斤、5万多公斤、10万多公斤……甘井村红薯卖起了价、销量增长的同时,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农民运动会上,刨红薯比赛很吸引眼球。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全镇40支队伍的参赛人员有的挥舞镢头刨,有的把刨出的红薯放进篮筐,比赛十分激烈。大家表示,刨红薯比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比拼,更是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比赛,他们能交流、传承和创新种植技能,推动红薯产业发展。


  红薯节上,气氛同样欢乐。舞蹈《和谐盛世庆丰收》、评说《家境的变迁》、小品《爱拼才会赢》、独唱《报答祖国》等节目接连上演。现场还设置了“全薯宴”美食品尝区,红薯条、烤红薯、蒸红薯、红薯丸子等甘井村的各种红薯美食摆满了展台,游客可以“一站式”品尝美食。苏昇琴说,红薯节活动的主题是“红出希望,薯香甘井”。活动中,他们设置了农副产品推介会、特色文化展演、品尝农家饭等项目,旨在以薯为媒,树立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品牌,推进农旅产业壮大。


  红薯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甘井村还谋划着未来的乡村旅游。村里计划将闲置的老院子整刷一新,引入文化活动策划团队,适时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特色团建活动吸引游客,带动村民开办农家乐。“有了人流量,村民家里的农产品不愁销路,村里的手艺人、秧歌队、农民书法家都有了用武之地。”苏昇琴说,“乡村有了活力,还能吸引更多有志之士进村谋发展。大家团结起来发展产业,乡村就能发展得更好。” 


  文字:张泉东  白   雪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