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 > 大同市广灵县: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大同市广灵县: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05-11 18:31 文章来源:大同日报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大同市广灵县深度聚焦文旅主业,重点突出融合主责,以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助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着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根基,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是关键。近年来,广灵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目标,着力加强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服务型”文旅融合。目前,全县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9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全部达标,达到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平方米以上,文体广场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戏台或舞台全覆盖,配齐了开展图书阅览、文化活动的各类设施设备,建立起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制。同时,大力实施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扶持条件具备的行政村组建广场舞及各类文艺小分队30支,挖掘乡土文化能人19名,培育乡村文化带头人52名,以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惠民活动。县文旅局每年实施“乡村振兴·免费送戏下乡”工程,确保“每村每年至少一场戏”,让全县所有的农村百姓坐在自己的家门口看大戏,到每村送戏时,都要悬挂乡村振兴政策的横幅和标语,增加以乡村振兴为题材的快板、歌曲、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振奋农村干群精神,坚定乡村振兴决心。


构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强化文旅项目建设是支撑。近年来,广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点来抓。聘请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先后编制完成了《广灵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广灵县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广灵县生态文明沟域建设规划》三大总体规划;聘请中国乡建院编制完成了“山水白羊”“本色黄龙”“草石木厂”旅游项目设计规划,着力打造“山水白羊”“本色黄龙”“草石木厂”高品质景点。近年来,先后成功打造了“涧西古堡、花香新村”“山水白羊”等优质乡村旅游项目,举办了首届“山水白羊”乡村文化旅游节,涧西村、白羊村被评为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涧西村被评为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涧西、白羊乡村旅游列入省、市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铺就了乡村振兴快车道。


传承本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文化自信是灵魂,强化传统文化传承是后劲。广灵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广灵县依托当地特色文化产品,助推文旅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一是结合乡村民俗、非遗传承等本土文化,通过开展非遗宣传月、非遗进乡村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展演活动,密切了党群关系,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文化动力,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筑牢文化自信根基。二是利用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助推农民增收。广灵剪纸产业园区把文化建设和发展旅游项目融合起来,为农村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广灵巧娘编织将这一特色文化产品推上产业化发展路径,在各乡镇建立起编织基地,吸引农村妇女开展“居家经济”“炕头经济”。全县还充分发挥剪纸龙头企业、壶泉酒业、米醋酿造企业、建宏内画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巧娘宫手工编织合作社、钰祥八大碗公司、三小李画眉驴肉公司等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开发,大力发展家庭作坊、专业合作社,让剪纸、内画、手工编织、石雕、泥塑、壶泉白酒、米醋、八大碗、画眉驴肉等广灵特色文化产品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力依托。


  广灵县发挥文旅优势,顺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趋势,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满足老百姓对“诗和远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涧西古堡


0509-10B-001-97242_b.jpg

0509-10B-001-97241_b.jpg

  涧西村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位于广灵县城北7公里,因在木槽涧河之西得名。村内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有清代古院落5处、清代观音殿1座、清代堡门1座、堡墙3处、清代地窖4处、清代水井1座等,是广灵县历史悠久的清代古民居建筑村庄,2011年10月被确定为大同市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6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住建部公布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水神堂

0509-10B-003-97253_b.jpg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30509155320_b.jpg

0509-10B-003-97254_b.jpg

  水神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灵县城东南0.5公里处,与县城相连。由壶山古建筑群,中国名泉水神堂壶泉及环湖、林地、绿地组成,列为中国名泉之一的水神堂壶泉,是由壶山周围万斛珠玑的群泉随涌成湖,水质纯净,总矿化度不低于0.4—0.6克/升,为天然岩溶优质纯净水,流量为0.55m3/秒,夏秋季碧光潋滟,春冬季雾气空蒙,属不冻泉。


  水神堂壶泉湖水为环形,湖面面积为24000m2,湖水环绕中央为壶山岛,面积为7000m2,壶山岛建有水神堂,面积为900m2,又名沣水神祠,始建于北魏时期,现存殿宇为明、清建筑风格,总体布局为八边形,以八边游廊相围,内有圣母殿、大士庵、百工社、文昌阁、灵应塔,山门为过殿式,左右两侧配有砖木门楼,上方分别为钟鼓楼,整个建筑群紧凑朴雅,小巧玲珑,是明清晋北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壶山岛周围有壶泉湖水环绕映衬,古代广灵八大景中的“壶泉春柳”“沣水月夜”景观风韵依然,故有“小蓬莱”“小方壶”美誉。


  由壶山岛向四周眺望,百步湖、丰水湖、下河湾、枕头河、玉福山等自然景观,由3万亩自然湿地相连,遥相呼应,犹如画卷,身临其境,诗情画意油然而生,水神堂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久负盛名的名泉水域风光、典雅壮观的文物古建筑,已成为广灵县的特有标志。


山西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0509-10B-005-97247_b.jpg

0509-10B-005-97250_b.jpg

0509-10B-005-97249_b.jpg

0509-10B-005-97248_b.jpg

  山西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有18万亩,湿地保护实施范围为西至华山脚下,东至壶流河出省口,南北至壶流河两岸一阶耕地及下河湾水库、枕头河水库、虹桥沟水库,横贯全县东西35公里。植被类型多样,生态效益明显,对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优越的生态环境,聚居着陆栖野生动物24目65科278种;鸟类15目43科130种;兽类6目15科3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大鸨、金雕4种;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猫头鹰等24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苍鹭等11种;植物有34科89属120余种。湿地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壶流河湿地是大同市和山西省极为宝贵的湿地资源。


白羊峪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30509155332_b.jpg

  白羊峪位于广灵县城西南20公里处,由山、水、林、峡谷、寺、古长城等组成。白羊峪是典型的山、水、林有机结合的自然景区。峡谷纵深15公里,有15道弯,整个峡谷逶迤起伏,三万亩林区波澜壮阔。峡谷两侧翠峰叠嶂,山林浑然一体,崖间有洞,林中有洞,洞中有水,山泉密布,瀑布高悬,条条小溪,汇集成流,为壶流河源头之一,峡谷两侧峰峦间,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大批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有将军崖、仙女峰、卧虎石、虎头岩、抬轿山、小龟山、南天门、老君洞和广灵古代八大景之一的“白羊暮霭”景观。峡谷中、山坡上湿地连片,花草丛生,空气宜人,沁人心脾。山泉水不仅含有多种矿物质,并有多种中药材含量,是保健饮用佳品。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