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千年遗构 古建瑰宝

千年遗构 古建瑰宝

发布日期:2025-11-06 10:35 7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深秋的五台山腹地,山腰薄雾缭绕。顺着陡峭山路蜿蜒而上,一座气象雄浑的古建——佛光寺赫然入目。


  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循着敦煌壁画《五台山图》的线索,几经辗转跋涉至此。当夕阳余晖漫过层层斗拱,屋檐下雄大的斗拱、斑驳的匾额、厚重的木门诉说着悠远的岁月和盛唐的气魄。林徽因在蛛网密布的东大殿大梁下,辨认出“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的墨迹,至此,唐代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宫廷式建筑,终于向世人展露真容。


  整座大殿面阔七间,单檐歇山式的屋顶线条舒缓流畅,最撼人心魄的当数屋檐下纵横交叠的斗拱群——四层斗拱叠加挑出,微微上翘,平缓而不张扬,却自有一种沉稳雄浑的气势,2米的高度竟达檐柱之半,就如《诗经》中所言,“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像一只欲振翅而飞、搏击长空的大鹏,将庞大屋檐稳稳托举出墙体外达4米之远。在这里,中国现存木结构古建筑中层数最多、最为雄壮的斗拱,不仅承载着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为深远的出檐,更将唐代的磅礴大气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跨过殿门,一股混合着木材、泥土与时光的气息扑面而来。进深四间的殿内,35尊唐代彩塑静立千年,这些人物塑像仪态雍容,衣袂翩然,眉宇间透露出来自盛唐的自信从容,其数量更是占全国现存唐代彩塑遗存近半。殿壁与内柱额枋之上,约30平方米的唐代壁画虽历经沧桑,色泽依旧鲜润,人物形象飘逸灵动,与敦煌壁画遥相呼应。大殿前槽四根大梁下的唐人墨宝,则凝固成殿堂落成的历史坐标。建筑、彩塑、壁画、题记,梁思成盛赞的“四绝”在此浑然一体。


  这座梁思成眼中“最珍贵的国宝”,打破了日本学者宣称的中国已没有唐代及其以前木构建筑的断言,从此改写了中国建筑史,1961年入列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后世研究与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风拂过,松涛阵阵,驻足于这座千年遗构前,斗拱间光影流泻,梁架上墨痕如诉,大唐匠作的非凡气度穿越时空直抵人心,在此凝结成中华文明不朽的印记。


供稿:薛志浩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