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唱游三晋”——山西省原创音乐作品之马啸作品音乐会在太原南宫剧场上演。这是马啸20年来原创作品的经典回顾,也是其20年用音乐唱响大美山西的展示。
本场音乐会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山西演艺集团支持,山西省演出行业协会主办,山西省歌舞剧院、山西演艺院线承办,《由序》、《壮美山河韵》、《表里烟火浓》、《三晋儿女情》、《尾声》五部分组成,从壮美的山河故土到乡村的人间烟火,再到朴实的黄河儿女,马啸用脚步丈量山河,用深情书写故事,用音乐唱响山西,在一首首原创歌曲中,展示了本土艺术家扎根人民、讴歌家乡,用浓厚乡土情结表达着对山西的挚爱和热恋。
壮美山河
唱响三晋风光
音乐会以多人共唱的《天蓝地绿人和气》开场,描绘了三晋大地的美丽风光,音乐一响起就获得观众共鸣。画面中山山水水是养育这一方人的土地,这首出自词作家李京利的歌曲,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壮美的山河画卷。
出生于忻州市保德县的马啸是男高音歌唱家,山西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员,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学院、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等学校的特聘教授。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他对山西有着独特的情感。在音乐会的第一篇章,他领唱了《到保德来看黄河》,用这首献给家乡的歌,感恩家乡的哺育与培养。
他用音符为山西多个县域、景点、城市谱写了地域独属的音乐文化。《岚县好风光》《悬空村里等着你》《老牛湾恋歌》,一个个地域的风景被他用音乐全面呈现,耳熟能详的故事,被他用音符变成脍炙人口的乐曲。
《黄土高原》《红土黄土一样亲》这两首描绘黄土地和红土地的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描绘出他对土地的炙热之爱。“马老师每次创作都会从歌唱者的角度去考虑,用什么旋律才能使歌曲唱起来更好听、更好唱。”演唱者徐娟说。
表里烟火
谱出浓浓情愫
现场,《小米粥》《枣儿熟了》《土豆花儿开》等作品,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山西“小杂粮王国”的画卷。
2015年,马啸所创作的歌曲《土豆花儿开》由我国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后,成为当地的一首旅游推广歌曲。当天,舞台上的演员均为当地的农民、退休职工、教师、医生,从他们口中唱出了原汁原味的土豆花儿开。“他出生于晋西北盛产民歌的黄河边上,吃过酸饭,喝过黄河水,他的作品大都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黄河情,特别接地气。”中国作曲家、指挥家任新宁表示。
歌曲《相约太谷》《与岢岚有约》《相约应县看木塔》带着观众走进特色文化之城,那里的风土人情、美食故事和砖石木瓦间尽显人间烟火。其中,由郭建秀、马啸演唱的《相约应县看木塔》,在第十九届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上荣获“福石榴奖”。
“吃的是刀削面,喝的是片那汤。就的是老陈醋,品的是汾酒香。打的是那小算盘,做的是大文章……”由著名编剧王辉作词、马啸作曲的《山西老西儿》,更是将山西人的韵味与特色,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一笔空心字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者杨拴明也来到现场,为此次音乐会送上一幅组合字。他以现场每一首歌曲的歌名组合成一个字,写成一幅22个字的书法作品,表达着对音乐会举办的祝福。
三晋儿女
写出奋进旋律
在第三篇章《三晋儿女情》中,歌曲《空心字实在人》《父子情深》唱出了山西人的朴实。《新疆不只是在梦里》《矿山的太阳》《太行大峡谷》《人民的女儿》《永恒的信仰》则表现出三晋儿女聚焦这片热土上的沧桑巨变,展现在新时代的传承下,信仰的赓续与奋斗精神的生动实践。
当压轴节目《老乡》的音乐声响起时,这首被传唱很久的歌曲再次掀起高潮,全体演职人员和观众和声高唱,以歌声唱响着山西。意犹未尽的观众久久不愿退场,依然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今天的音乐会,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山西味、厚厚的乡土情。马啸用他的作品引导场内外的观众在聆听歌曲的同时,走遍山西壮丽雄宏的名山大川,探寻沧桑巨变的文物古迹,品尝红枣小米的软糯香甜,体验朴实厚道的乡土乡情。”山西省演出行业协会主席、山西省文旅厅原副巡视员陈燕萍表示。
整场音乐会全程直播,旨在让更多观众走进山西,身临其境地感受大美山西的魅力。马啸以一个个音符精雕细琢,绘制了一张绝美的“山西全景版图”。“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循歌而来,走进山西游历大美好风光。”陈燕萍说。
“两个小时里,我们只是分享了他20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这只是他作品的一个缩影。今天,这些音乐作品的词作者、作曲、指挥、合唱演员、独唱演员都来到了现场,也是对我们音乐队伍的一次大检阅。”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表示,这就是一个人民艺术家坚持为人民歌唱最好的表现。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