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守居园池,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北方现存最古老而且也是唯一的隋代州府园林,位于新绛县城正平街42号,百姓俗称花园,原为州府衙门的后花园。其坐北向南,东西长188.55米、南北宽75.5米,占地面积14235.53平方米。
据史料载,绛守居园池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由当时的内军将领临汾县令梁轨兴建。唐、宋、元、明、清均有重修。历经千年,但园池的地形地貌仍较完整。园内包括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整个花园以子午梁为分界,分为东西两园。子午梁南端建有香亭,北端为嘉禾楼。东园有宴节楼、望月台、苍塘、六角门洞影壁、梁公祠,西园有半亭、虎豹门、洄莲亭、洄莲池。唐长庆三年(823年),绛州刺史樊宗师曾作《绛守居园池记》,全文777字,奇涩难懂,历代注家甚多。唐宋诗人、学者岑参、欧阳修、梅尧臣、范仲淹等都留有诗篇。1960年,考古学家王冶秋专程考察,在《人民日报》发表《拨开涩雾看园池》一文,更引起国内外人士重视。日本的《古代造园史》将其收入。
1965年5月,绛守居园池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作为景点正式对外开放,2009年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公园。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