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大同寺庙的文化重生

大同寺庙的文化重生

发布日期:2025-10-17 09:55 309人浏览 文章来源:大同晚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杜牧的千古绝唱,让我们不禁在诗句中怀想,那些曾经巍峨的南朝寺庙,大多已消失在时间的烟雨之中。当我们将目光从烟雨江南转向塞北大同,这句诗又恰似为大同的寺庙故事作了一个遥远的注脚。


  大同,古称平城,在公元398年至494年间,是北魏王朝的首都。这是大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其寺庙文化的奠基时代。北魏将帝王神化,使礼佛等同于忠君,云冈石窟在当时就是一座空前绝后的皇家寺庙群。而作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会,寺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北魏平城的盛况又何止“四百八十寺”这个数量。辽金时期,大同作为陪都,这两个王朝同样崇信佛教,他们对前朝的佛教遗产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和重修,并新建了大量寺庙。例如,今天大同的华严寺和善化寺,其宏伟的辽金木构建筑得以留存至今,正是寺庙持续繁荣的证明。明朝,大同作为“九边重镇”之一,佛教寺庙也成为戍边将士和民众祈求平安的心灵避难所,许多寺庙在这一时期得到修缮或新建。现如今,本版介绍的下寺坡街将寺庙实体转化为服务日常的生活空间,西严寺和曾经讲过的关帝庙等,它们在历史的变迁中卸下了沉重的物质外衣,展示着适应与坚韧,在新的形态中以轻简的方式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寺庙如此,文化亦然。当一座寺庙可以演变为一条街的名称,一个宗教符号可以成为生活指南,古城的记忆便被唤醒,城市的文化便有了最坚实的生命力。



供稿:王东蕾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