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中国传统村落:吕梁柳林县后冯家沟村

中国传统村落:吕梁柳林县后冯家沟村

发布日期:2025-10-11 10:27 2412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后冯家沟,坐落于黄河东岸的黄土高原之上,晋陕大峡谷东部,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原生态古村落。村落三面环山,地势隐蔽,仅有一条狭窄的沟壑通往外界,使得它在抗战时期得以幸免于难。村中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错落有致,窑洞与砖瓦房交相辉映,展现出古朴而精美的风貌。


image.png


  这里曾是商贸业和小手工业的聚集地,技艺传承,富裕历史悠久。民俗文化浓郁,从装饰到节日习俗,都充满了传统色彩。村庙作为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村民们的信仰与欢乐。


image.png

村容村貌


  后冯家沟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它见证了孟门古县的朝代更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遗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欣赏到“和合”文化在建筑中的完美体现。


  后冯家沟,一个充满故事与传奇的古村落,正等待着每一位旅人去探寻与品味。


  一个五千年前的大脚印,在华夏历史上留下文明演进的厚重印记。


  一个一千年前的南山寺,统领晋陕两地一百多处寺庙成就“九曲黄河第一刹”美誉。


  禹王石与南山寺所在的地方叫孟门古镇,大禹在这里劈开蛟龙石壁,成为黄河河道上第一个大门,故得名孟门。


  在孟门古镇,有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村落——后冯家沟村。


image.png

特色院落


  后冯家沟村位于吕梁山脉深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村民经商的传统,自古以来都以经商为业,在孟门、碛口、军渡、汾阳、平遥等明清商贸重镇做生意。有民俗说“后冯家沟没穷的,小垣则家没熊的”,说的正是后冯家沟人的富有。


  历史总会在不经意间留下线索,以便后人去追寻。


  在晋陕黄河大峡谷柳林县骨脊山一带,是大禹治水第一站。民间传说,史籍记载,大量物化的史迹,都在佐证着这个故事。


  禹迹孟门就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线索。《淮南子》记载:“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大禹治水之后,经过河水几千年的冲刷,高原悬湖已成为开阔的河滩,但大禹劈山处蛟龙壁的痕迹仍依稀可见,大禹当年踏石留印的的禹王石也被供奉在亭子里,大禹治水的故事更是广为传播。


  道光十九年禹王石前有碑文这样记载:神禹当年劳驻足,独仙万古抱先忧。


  后冯家沟地势险峻,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建在山坡上的村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势高高低低,道路来回穿梭。冯李两姓族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古朴雄厚、气势凝重的窑洞院落。复杂的地形,造就了风格不同的宅院,有明柱厦檐窑洞、无根厦檐窑洞、一炷香窑洞等几种类型。


  这些建在山坡上的窑洞,像一幅挂在黄土高原的立体画卷。为防止雨水顺着窑边流下来,有条件的人家用木柱撑起一片天空,在窑洞前形成一片厦檐,称为明柱厦檐窑洞。


  与明柱厦檐窑洞相比,无根厦檐窑洞相对简单,在窑洞前用石头做的锁头架起木梁,固定木椽,披挂瓦片,建成无根厦檐窑洞。


  院子的门楼别有风味,每一个门楼都不是正南正北,而是斜斜地凸出院子。人字窑洞宋字门,本窑不能居本门,讲究的就是进门不能直接看到窑洞,起到照壁的作用。


  院子的布局也很用心。从山沟到山顶,每家每户视野都很开阔。开窗即景,推门是景,每座院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image.png

村中鹊桥


  村里的窑洞大多为石券窑洞,用漫山遍野山里的石头砌成。多数窑洞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村里最早的窑洞被称作唐窑,是唐代建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窑顶的三个锁头历经风雨侵蚀,虽已斑驳,不复当初的模样,但风骨依然。


  村子不大,却有着四座庙宇,大庙、天官庙、关帝庙、观音庙比邻而建。大庙不大,始建年代已不可考,风格属于明清建筑,主殿五孔窑洞保存有大量明代壁画。关帝庙和观音庙共用一孔窑洞,前面关帝后面观音,洞内两壁绘有明代壁画,保存状况相对完好。


  乡村的日子,简单而充实。年逾古稀的冯天应和陈香则育有两儿一女,六个孙子两个外孙女,可谓儿孙满堂。他家位于村子的最高处,每天看着村子的变化。


  生活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从四季,顺天应人。生活的滋味就是这样,守着老宅,陪着家人,过着日子。


  一个村,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变得富足。


  李步福2003年从柳林县退休回村,用21年时间带领村民一点一点改变命运。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会留下印记。


  再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努力奋斗。


  每一个人的起跑线都不一样,但只要一直跑,不论快慢,总有一天能达到属于自己的巅峰。


  李步福深知,山西的古村,不仅仅是砖瓦木石的堆砌,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过去,人们在碛口做生意,在后冯家沟生活。如今,借着旅游的风口,后冯家沟人提出新口号:码头在碛口,炕头冯家沟。


  历史就这样在这里构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重叠。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