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以“数智+文旅”激活千年文脉

以“数智+文旅”激活千年文脉

发布日期:2025-09-18 10:55 5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近日,一场以“数智赋能 晋享山河”为主题的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嘉年华在太原植物园举办。依托VR、AR等前沿技术,游客即使远在千里也能穿越山河,细观铁佛寺彩塑的非凡气韵,聆听云冈石窟的悠悠梵音。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等12项技术赋能文化的标杆成果,集中展现了山西文旅紧跟数字化发展浪潮,重塑文旅产业生态的生动实践。


  山西坐拥5.3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底蕴深厚,格局宏大。同时也要看到,有些文化遗存因分布零散、理解门槛较高,摆脱“有说头、缺看头”的体验困境难度较大。相信随着技术赋能,那些散落在三晋大地的文明碎片将得以重新整合,构建出可感知、可互动、可参与的文化体验空间,让厚重历史变得更加亲切可感。


  “壁上丹青”数字壁画展运用高精度扫描与复原技术,精准呈现壁画细节,使观众得以细细品鉴;“MR铁佛寺”将虚拟彩塑与壁画精准融入实体寺庙空间,体验者穿戴设备后,既可观察现实环境,又能与虚拟文物进行实时互动;“AR山西古建路书”则通过三维建模复原古建群落,游客仅需举起手机,便能看到叠加于实景之上的建筑模型与历史信息,实现虚拟探索与实地游览的有机融合……此次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嘉年华推出的数字文旅项目各具特色,不仅突破了文物体验的时空限制,更重构了人、物、场的关系,将历史转化为可交互的在场叙事,从而令文物真正“活”起来。


  “活”起来不仅是形式创新,更是一种认知方式的跃迁。“云冈石窟数字复原展”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知体验,甚至能够“走进”因保护需要而禁止进入的区域;“何以文明”移动博物馆则借助VR技术复原新石器时代陶寺观象台等遗址,重现古代天文观测等消逝的技艺,营造出强烈的历史在场感……这些成果正是文物展示方式从静态陈列转向沉浸式体验的生动体现。


  “活”起来,还要“潮”起来。文化表达需兼具传播力、共情力与互动性。山西在推动文物“活”起来的基础上,更注重以“潮”表达推动文化破圈。“浪浪山小妖怪山西游记”活动巧妙嫁接电影IP,依托影片取景地设计主题旅游路线,并通过角色测试、集章等年轻化互动方式,激发游客探索热情;“无边界历史教室”系列课程则借助多媒体动画等形式,推动山西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融合传播形式,让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焕发生机。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文化叙事方式的重构。它重新定义了文物与人的关系:从仰视变为平视,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对话。山西的实践表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开放与共鸣。既要借助数字技术创新表达形式,更要坚守人文内核、传递时代价值。数字为表,人文为里,唯有表里相济,文明才能“活”在当下、“潮”向未来。


  当瑰宝在云端汇聚、历史于指尖重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平台将全面激活“地上文物宝库”的文化基因与创新活力,重塑山西文旅体验,在深层次上重构文化传承路径,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