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内画的,都应该算是高人。这种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同其他美术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创作独特、困难、精致。作画的对象不是传统的纸,而是一个个口小如豆、不盈一握的小瓶。用的笔也不是普通的毛笔,而是末端拐弯变形的特制细笔。作画时,画的人必须把细笔伸入瓶中,反手在瓶内壁上进行描绘,虽发力于手腕之上,却收气于丹田之中。一勾一画尽显技艺之精,一呼一吸成就丹青之美。每一件内画作品的诞生都充满了艰难与智慧,都浸透着创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每一件内画作品都是当之无愧、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有本事在方寸里开天辟地现乾坤的内画创作者,一定得身怀绘画绝技,且深谙内画之道,才能不负内画师之盛名。颇为传奇的是,这样一项高难度的技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灵内画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张建宏竟然是从一位农村老太太——自己的奶奶那里继承的。
早在清末民初,张家的祖上在京城经商,机缘巧合觅得内画技艺,并带回老家——广灵县望狐乡吕家洼村,由此开创了张家的鼻烟壶内画世家之名号,传到张建宏这儿已是第四代传承人。
张建宏自幼酷爱美术,从小跟随奶奶学习内画技法,15岁就掌握了内画艺术的运笔及彩绘方法。1996年,他从山西大学工艺美术系毕业后,1998年又在中央美院进修,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系统的专业学习使他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在继承家族画风的基础上,张建宏博采众长,经过几十年的磨砺和探索,终于将自己的内画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方寸壶壁绘丹青,山水灵动,人物鲜活,意境高雅。
内画作品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内画交流市场非常活跃。然而,这些消息对于从小在大山里长大、四十多年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家乡生活的张建宏来说,多少有些遥远。虽然内画的价值很高,但他坦言,自己目前还不能光凭此谋生。信息的闭塞、交流的匮乏,多少曾让这个身怀内画绝技的艺术家孤单落寞。不过,也许这对于性格内向的张建宏来说是件好事,他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潜心作画,悉心领悟艺术的真谛。毕竟,被奉为“一瓶一世界、一画一乾坤”的内画艺术终究是要靠作品来征服收藏者的心的。
张建宏倾心创作的《水神堂》《北岳恒山》《云冈大佛》等内画作品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市场的喜爱与追捧,这样的回报对于一个不擅言辞、以画续命的艺术家来说已经足够。多年来,其作品被多家机构和国际著名收藏家收藏。随着张建宏作品的广泛流传,他也逐渐得到国内外鼻烟壶机构、学会的认同,声名远播海内外。2017年10月,张建宏接受国际鼻烟壶协会的邀请,前往英国伦敦参加了世界鼻烟壶交流大会,与世界各国收藏家、经销商一同交流,宣传广灵内画鼻烟壶艺术,在国际鼻烟壶界崭露头角。逐步具备国际视野的张建宏,势必将广灵内画带到更高、更远的发展空间。
广灵内画贵为省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建宏已将培养传承人纳入自己未来的发展计划之中。虽然画内画要求严、出功慢、效益低,但他仍旧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内画、热爱内画、传承内画,使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