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非遗研学热点燃文化自信火种

非遗研学热点燃文化自信火种

发布日期:2025-08-18 10:51 5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暑期里,山西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研学活动,深受青少年青睐。在山西省非遗文创馆,参加“暑期研学寻宝记”的少年儿童被推光漆器的流光溢彩、纱阁戏人的精妙绝伦所吸引;在云丘山景区的塔尔坡古村,学生们亲手体验捏花馍、植物染等非遗技艺;由平遥承接的来自北京、深圳、天津等地的远途研学团,亲身经历、亲自上手,让学生们深度体验了一把山西非遗技艺的全过程。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历史长河中的“山西非遗宝贝”,借由火热的研学活动,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非遗研学让文化自信可感可知。当孩子们驻足于一件件展品前,他们听到的不仅是“这是什么”,更是“为什么美”“为什么珍贵”“和今天的生活有何关联”。精妙的推光漆器,让他们看到晋商鼎盛时期对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方寸之间的纱阁戏人,浓缩的是民间艺术的巧思与对戏曲的热爱;色彩浓烈的晋剧脸谱,是忠奸善恶最直观的文化密码。这种沉浸式的“听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三晋历史的悠久厚重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文化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名词,而是可感、可知、可敬的“身边事”。


  非遗研学颠覆了传统的“参观”模式,将青少年推向了舞台中央。泥塑、布艺、编织……轮番上阵的趣味体验,让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正是在这看似“玩”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手在动,心也在动。他们不再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的“传承人”。每一次成功的体验,都像一块砖石,垒砌着他们内心的底气:“我能做到!我理解了!我很棒!”这份源于亲手实践的自信,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当他们骄傲地展示自己捏的面塑、剪的窗花、拓的年画时,那份洋溢在脸上的自豪,正是文化自信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


  在大同的2025中国非遗面食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深度参与非遗面食的设计和制作。孩子们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面食设计,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倍感惊喜。非遗研学的高明之处,在于引导孩子们思考非遗的“未来时”。在参观那些充满巧思的非遗文创产品时,孩子们可以看到,黎侯虎可以做成软萌的抱枕,剪纸元素可以印在时尚的背包上,漆器的纹样可以融入现代灯具设计……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展示,更是一次头脑风暴的引信,它鼓励孩子们从“体验者”向“创造者”迈进。这份“我能让它变得更好、更贴近当下”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是文化自信最蓬勃的活力源泉。当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时,文化自信就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尊崇,更是对未来的担当。


  暑期非遗研学热的持续升温,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当少年儿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非遗魅力,当更多的人在动手创作中获得成就感,当所有人在思考创新中萌生责任感,那份源自心底的文化认同与自信,恰似星火燎原,在未来绽放光芒!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