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沟梁梁梨花盛开
上社村木牌楼
唐代梨树
奎光岭风光
说起同川,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春有梨花秋有果,夏有溪水冬有泉”,其次是“墙高、巷深、人犟、烟硬”,再有就是“勤俭耐劳头脑活,三万果商打天下”。其实,同川是个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风水宝地,仅仅这些地域标签,显然难以反映她的全貌。
这里,我们不讲梨花,不讲瓜果,不讲会挣钱的果商,不讲同川人的倔强。咱就讲你所不熟悉的同川,一个厚重的同川,一个别样的同川,一个定会让你耳目一新的同川。
一、名称由来
同川曾有铜川、桐川、同川三种称谓。
“铜川”一名,源自隋开皇元年(581年)设置的铜川县。《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初置新兴郡铜川县,郡寻废,又废铜川。”清光绪《续修崞县志》亦载:“隋开皇别于秀容置铜川县,即今县东南之铜川也。”1991年出版的《原平县志》则明确指出“隋铜川县治,在今城头村”,现村南依然残存有古城垣遗迹。古同川之所以写作“铜川”,盖因其境内群山藏有铜矿之故。现同川西岔村北山上,犹存隋唐时期开掘铜矿的遗址;上庄南寨村南山上,也可看到多处古代废弃的铜矿洞,这足以说明古代同川确实产铜。明清时期的文书、方志上,同川大都写作“铜川”,这应该是官方最认可的称谓。
“桐川”一名, 最早见于元代大文豪元好问的诗作《桐川与仁卿饮》。金末元初,著名数学家、诗人李冶曾隐居同川,元好问多次前来探望,并与之饮酒作诗。在诗中,元好问将同川写作“桐川”。为什么古人将沿用了几百年的“铜川”改成“桐川”呢?愚以为,这很可能出于古代文人的一种浪漫情怀。宋元时期的同川多植楸树,乡民称之为“檬桐”。阳春时节,桐花齐放,整个同川的沟梁峁塬上花团锦簇,灿若云霞,文人雅士们便以“桐川”称之。
“同川”一名,最早见于赵村资福院所藏刻于唐(武周)长寿二年(693年)的《为金轮圣神皇帝修故伽蓝之碑》。在这块石碑上,勒有“同川府”地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部将李世兴率兵赴同川屯田,在北河镇设置“同川卫”。目前发现的明清民间碑刻上,大都沿用“同川”。
同川位于原平市东南部,距离原平市区20公里。东临五台县,从东社到五台县阳白村5公里;南濒滹沱河,与定襄县河边镇隔河相望;西依善护山与子干乡接壤;北靠龙潜山与苏龙口交界。总面积332平方公里,人口6.6万人。
同川三面环山,一水贯川。漆郎山、白鹤岭、善护山、奎光岭、明镜山、大脑山、龙潜山、金山、尧园山、凤凰山、蛟龙山等10余座雄浑壮伟的大山绵亘于同川西、北、东三面。山势回环,为同川的天然屏障。同河,从石门沟的大山深处流出,自西北而东南,于东社村汇入滹沱河。同河两岸是狭长的谷地,河谷两侧为丘陵坡地,坡上梯田层叠,土层深厚,是粮食、梨果的主要产地。
二、建置沿革
同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从全境发现的3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早在史前已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相传夏商时期,属冀州领地,周属并州,战国归赵,秦属太原郡,汉属雁门郡原平县,南北朝时期属秀容郡。隋开皇元年(581年),析秀容置铜川县。隋大业四年(608年)废铜川县,其域划归五台。
唐(武周)证圣元年(695年),将五台县同川与崞县原平划出,设置武延县。唐隆元年(710年),武延县改名唐林县。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改唐林县为白鹿县。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复为唐林县。后晋改为广武县,寻复置白鹿县。后周时,复称唐林县。在此期间,县名虽不断变更,但同川归属不变。
宋景德二年(1005年),撤唐林县并入崞县,同川正式归属代州崞县。
金初仍属崞县。贞祐四年(1216年)五台升台州,割同川入台州。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崞县升为州,同川复归崞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崞州降为县,同川属崞县。及至清代,同川归属均没有变化。明代,同川设有二镇:宏道镇和北河镇。清初,北河镇撤销。道光年间增设东社镇。
1937年日军侵占崞县后,以太同公路为界,崞县分置东、西两县,同川为崞县(东)县政府所在地。1943年11月,崞县(东)与代县的两个区、五台县的两个区合并成立崞代县,同川为崞代县一区、二区,同时设立东社市和宏道市。
1946年崞县解放后,东西两县合并,同川区域内的宏道及其周边西社、北社、贾庄、平原东社、南社、西社、辛安等7村,划属定襄管辖。1950年3月复归崞县。1954年7月再次划归定襄。至此,同川分属原平、定襄两县。
新中国成立初,同川分为崞县第八区和第九区。1958年原平县管辖的同川区域为金瓜人民公社,定襄县管辖的同川区域为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原平县委将原有的15个人民公社改划为29个人民公社,原金瓜公社分成上庄、东社、南白三个公社。1984年,三个公社又改成了乡镇,东社改称镇,其他改称乡。2001年,撤销上庄乡,其村庄并入东社镇。2021年2月,撤销南白乡、东社镇,合并设立同川镇。同川镇下辖55个村,户籍人口4.7万。
三、历史溯源
同川流传着这么两句话:“一川二县四乡镇八十三村半,三城五都九寨堡两千六百年”。
它的含义为:一个同川由原平、定襄两市县部分乡村组成,“四乡镇”分别是原平市的上庄、东社、南白和定襄县的宏道镇。所谓“八十三村半”,是一种传统说法,就是说古代同川共有八十三个半村庄。除八十三个完整村外,地处宏道镇的辛安村一半属定襄、一半属原崞县管辖,因此历史上有半个村之说。
三城为战国时期赵国古城、北魏时期永安城、隋朝县邑铜川城。明代,同川设有五都:上庄至东阎庄一带称同乐都:上社至赵村一带称崇信都;北河底至贵茹一带称贵茹都;宏道镇至南白一带称神原都;北社至南社一带称崇仁都。清初,贵茹都更名为崇义都,其他建置不变。同川五都按地理位置分为三大片:同乐都、崇信都为北同川,崇义都、崇仁都为南同川,神原都为西同川。
九寨堡分九古寨、九古堡。九寨为:同乐寨、峪里寨、郝家寨、翟家寨、王家寨、永宁寨、杨家寨、永安寨、清凉寨;九古堡为:同乐堡、西头堡、上社堡、东原堡、贵儒堡、神原堡、崇仁堡、宏道堡、西社堡。若问同川历史有多久?据王北尧古城考古发现,自春秋时期晋卿赵大夫在此建城至今,已有两千六百年历史。
四、名胜古迹
同川自然风光如诗如画。阳春晴雪,盛夏碧水,中秋金瓜,初冬红叶,每一季都能展现出奇妙画卷。历代文人留下了千古绝唱:元好问“潇潇茅屋绕清湾,四面云开碧玉环”(《桐川与仁卿饮》);金王特起“山势奔腾如逸马,水流委曲似惊蛇”(《无题》);明李楠“峰从云际出,人在画中行”(《尧元山》);清郭岚“入山幽僻自成村,红叶经秋半掩门”(《庚子八月卜居合村感赋》);清栗极敬“青畴麦浪余新霭,白雪梨花动晓寒”(《初夏上迴光岭》);清王佩钰“十里香风吹不断,万株晴雪绽梨花”(《铜川途次题壁》)。
同川群山巍峨,寺庙众多。境内分布的大山和寺庙,大多与神话传说或春秋时期赵世家有关。
奎光岭,原名“迴光岭”,相传五台山起五色祥云,到此岭而复迴,故名。清代知县靳廷钰改名奎光岭,有“奎星耀光、文运昌明”之意。
尧园山,相传尧帝治水后,在此辟田植树,乡称尧帝御园。现在尧园山上有尧帝庙,山间有“天池”和“地池”,两池水常年不涸。山南马鞍山上有尧帝靴印,印旁有古代石刻“古帝北巡开御园”字迹。
此外,善护山、三怀山、龙潜山、将军山、漆郎山、露头山、明镜山、赵盾庙、漆郎庙、韩厥庙等名称皆与春秋时期赵世家族有关。
同川文物古迹,灿若繁星。战国古城、隋代县治、明初卫府、清代古镇等历史遗存有迹可寻;山寺神庙、唐柏宋梨、古堡村寨、名人府邸等人文资源星罗棋布。整个同川,就如同一座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博物馆。2016年,王东社村被评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被住建部评为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上社村建村于魏晋时期,因东晋出了名贤郝隆,被誉为“晋贤故里”。东阎庄村内古建众多,清末武举人樊沛宇故居,被称为“原平最精美古民居”。
同川现有住建部批准的国家级传统村落3处:王东社村、北社东村、西社村;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北社洪福寺;市、县级文保单位20余处。此外,王北尧村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车帐顶,赵村保存的唐代古碑、明代铁钟,城头村出土的金代官印,南河底出土的宋金三彩陶棺等,都是极其珍贵的本土文物。
五、风流人物
同川钟灵毓秀,历代英杰层出不穷。古籍所载最早的同川人是东晋时期的名士郝隆。他生性诙谐,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古代七月七有曝晒衣服的习俗,有钱人家纷纷将自家的绫罗绸缎拿出来在太阳底下晾晒,借以炫富。郝隆见之,便袒腹露肚,仰卧于太阳之下。有人问,你这是干什么呢?郝隆笑答,我晒腹中书!
隋朝初年,河东龙门人王隆任铜川县令。他在任上建文庙,倡儒学,使铜川文风焕然一新。他的儿子、隋代大儒王通就出生在铜川的一块大石头上。他还有个曾孙叫王勃,那可是一个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少年才子。王隆因曾任铜川县令的缘故,被尊为“铜川府君”,妻子裴氏封“铜川夫人”。
隋末唐初,著名诗僧王梵志吟着“未生我时谁是我,既生我时我是谁”,一路风尘,走入同川。也不知这位与众不同的诗僧与同川有何等因缘,竟然携其胞妹、负父骸骨,不远千里在此择地葬父,然后筑庐于墓前。守孝期满,王梵志和几位小妹同时坐化。同川乡民因敬佩诗僧大德,建寺筑塔以为纪念。此寺便是后来在同川颇为知名的“柏塔寺”。
金元时期,进士武伯英诗画俱佳,藏书有“万卷楼”。他家院落里各种奇花珍果,悉数从外地移植。曾得一块宋徽宗玩过的宣和湖石,其状奇巧,若鬼斧神工。在石底燃一炷香,则烟气四起,散布于水上,或浓或淡之雾气轻轻飘散,极富韵致。河东一带富豪中,论收藏古籍、碑帖、名画与武伯英不相上下者大有人在,而武伯英独依仗这块宫廷奇石而名扬三晋。
金代同川人王特起是唯一有作品收编进《全金元词》的原平籍诗人。他的诗词现存14首,散见于《中州集》《归潜志》《尧山堂外记》《升庵诗话》《全金元诗》等几部著作中,篇篇精工细作,脍炙人口。曾作《华山》诗,受到金末文坛领袖赵秉文的推崇。元好问称其“音乐技艺,无所不能,尤长于辞赋”。清代文人兰尔潜称其“列风雅之宗”,这是对这位原平历史上风雅无双诗人的最高评价。
河北真定进士李冶,金亡后为避乱而远奔山西,隐居于同河边的一间茅草屋。他不畏生活的困苦,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数学、文学、历史、天文、哲学、医学等多方面研究中。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茅草屋里完成了《测圆海镜》一书。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介绍天元术的著作,书中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求解未知数的程序,还发明了负号和中文数字“零”,比欧洲早了300多年。
有元一代,是同川最辉煌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先后出现了中三村张家、都庄村李家、城头村王家、东社村温家等大家族。
中三村张家是元代崞州最显赫的名门望族,五代子嗣中出了29位文臣武将,其中有9位开国良将,这在原平历史上是首屈一指的。都庄村是元代副都督元帅李居桢的故里,原名唐林庄,因李居桢曾任副都督,改名都督庄,明代以后简称都庄。城头村王家也是元代同川的名门望族。相传,王姓最早徙于铜川置县之际,至金元时期,家族达鼎盛。
此外,获得皇封的还有东社村温家。温家本定襄县回凤村人,元代中期受城头村王家之邀迁来定居。始迁祖温柔是位精通岐黄之术的乡野郎中,元延祐(1314年—1320年)年间,皇太后染疾,久治不愈,其受时任户部郎中的城头村人王克仁举荐,进宫接医。相传,温柔采用一种称为“悬丝诊脉”的中医绝活,成功诊断出太后病症,仅三副草药,太后之疾手到病除。元仁宗大呼“神医”,御赐温柔“子”字,更其名曰“温子柔”,并授太原路金银铁冶所医官,子孙世袭。他的儿子温世隆承袭医官后,来到东社河滩建诊所接医,一时门庭若市,带动了东社的商贸发展,并逐渐形成一条温家东社街。现在的东社集镇,就是在温家东社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到了明代,南同川的北社村异军突起,先后走出南京户部尚书梁璟、苑马寺卿李瓒、陕西巡抚李楠等3位进士。要知道,整个崞县在明代才出了5位进士,而同川的一个村就占了3位。这不能不算是一大奇迹。到了清代,北社村还出了李期远、李燕生、李徽、梁善济等4位进士,另有13位举人。文风之兴盛,可见一斑。
清朝建立后,西社村人开始大显身手。据统计,西社续氏家族出举人18人,太学生17人,贡生12人,官至教谕、训导以上者22人。特别是清末“续氏四杰”——续西峰、续范亭、续式甫、续宝峰,在辛亥革命和民主革命期间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自唐迄清, 同川金榜题名者99名,其中进士30名,举人69名。自辛亥革命以来,在社会各界有影响的同川人士多达200余名。
2020年出版的原平文史资料《原平将军》一书中,共收录193名国共两党高级将领,其中同川有66名,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同川人不单尚武,还崇文,历史上涌现的众多文人雅士已经足以大书特书了,而今活跃在原平文艺界的同川人,依然层出不穷。
六、居民姓氏
同川三面环山,地理环境特殊。尽管原平地处雁门关塞,是古代兵家厮杀的战场,但同川因偏居一隅,受祸乱影响较小。同时这里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犁耕和栽植,被历代文人喻为世外桃源。自成一体的生存环境,使大量的元以前原住民幸存了下来。人们习惯以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为界限,以前的居民统称原住民或土著,以后的称为新移民。
同川现存的居民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为元以前原住民。据语言学专家考证,同川是我国保留古代语音最丰富的地方之一,用同川方言阅读《诗经·硕鼠》会朗朗上口,反之则韵味大失。古汉语读音的保留,是与同川独特的人文环境、绵长的姓氏传承分不开的。经考证,同川现居民中,汉代以前的原住民有上庄南寨村的郭姓、赵村的赵姓、北头村的翟姓;东晋时期的原住民有上社村的郝姓;唐代的原住民有贵儒村的姚姓、王东社的王姓、南社村的李姓;宋代的原住民有清水沟的聂姓、中三村的柴姓、北河底的武姓、刘河底的刘姓、北庄头的李姓、上庄村的任姓;金代的原住民有都庄村的李姓、中三村的张姓、横院村的张姓、沟北村的刘姓;元代的原住民有西山底的艾姓、朱东社的李姓、温东社的温姓、南庄村的兰姓、北社村的李姓、辛安村的续姓、中三村下会里的张姓、东阎庄的樊姓、宏道镇的蔚姓、贵儒村的马姓、城头村的张姓、贾庄村的贾姓、贵儒村的赵姓等。
同川姓氏中,还有一些为本地特有。如西山底的艾姓、朱东社的朱姓、东社镇的温姓、北头村的翟姓、中三村的柴姓、巩家岗的巩姓、西社村的续姓、西头村的裴姓、和围村的信姓等。这些姓氏尽管在原平其他乡镇也有零星分布,但他们的根都在同川。
七、同川鲜为人知的一面
1、同川曾有半个村
同川历来有“八十三村半”之说,“八十三村”好理解,但这“半”个村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相传,明朝天启年间一个夏天的午后,天际乌云骤起,雷声大作,不时暴雨倾盆而下。从漆郎山系、南白高地、奎星山坡来的数股洪水汇聚一起,丈余高的水头瞬间吞没了一个叫清凉庄的同川小村庄。当天半后晌,有清凉庄续姓兄弟二人从五台窑头驮炭返回,看到他们的村庄被夷为平地,人畜皆空,便在相邻的辛安村北搭建了简易房舍,安顿了下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里逐渐形成了一片居住区。清凉庄世属崞县,而辛安村是地道的定襄县村落。续姓人在辛安村北发展起来的一片村落,一直归崞县管辖。同川“八十三村半”之“半”村,即指续姓在辛安村北发展起来的这半个辛安村。整个清代,辛安村的一半归定襄管辖,一半归崞县管辖,直到1946年,崞县辛安村与宏道周边七村划归定襄县,两个辛安村才合二为一。
2、东社的河水不结冰
同河从上庄石门沟一路走来,到了东社与福寿山泉汇合后水流加大。由于福寿山泉属温泉,常年水温保持在17℃左右,所以冬天不结冰。即使寒冬腊月,依然可以在这里看到洗衣服的妇女。同河从福寿山泉汇合处起,一直到北河底,将近5里的河道在整个冬天都是水藻青青、流水潺潺。这种独特的景观,整个原平也只有东社才能见到。
3、同川位居滹沱河
说起同川的河流,想必大家都知道那条“水流弯曲似惊蛇”的小河——同河,但要说同川还濒临滹沱河,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滹沱河从繁峙县发源后一路南下,穿代县,过原平,在界河铺村转折向东流入定襄县境,经受禄、城关、季庄等乡镇抵达同川宏道地界。滹沱河在宏道镇段全长10公里,于同川平原东社村与同河汇合后流入五台县境。如果说崞阳至原平一带是河西、中阳至子干一带是河东的话,那么整个同川就是河北了。抗战时期,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晋察冀军区二分区“河北区队”,就因驻扎在同川而得名。
4、原平最低处在同川
原平有句老话叫“东山摇钱树,西山聚宝盆,中间米粮川”,说的就是原平东山同川一带植有梨果树,西山轩岗一带地下有煤矿,中间平原地带是粮食的主要产区。若以同川四周多山的地形地貌来看,将这块区域划归东山地区也不无道理。但真正到了同川才会发现,这里的大部分村庄其实处于黄土丘陵区。上古时代,同川本是一块被周边大山围绕的盆地,随着同河年久日深的不断侵蚀,原本平展的盆地被冲刷出一道大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同川沟。同川大大小小的村庄,就分布在沟内或两边的台地上。原平的整体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山地区山势陡峭,海拔自然偏高,但多数人想不到的是,全市海拔最低处不在素有“阳武流金”之誉的平川地带,而是在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的同川沟里。据《原平市志》载,原平市最高处是西部山区的老君洞,海拔2384米;最低处是同川镇贵儒村,海拔760米,比原平市区的海拔低20多米。这还只是原平市管辖的同川区域内最低海拔,若牵涉上广义的同川,那最低处非海拔仅有758米的平原东社村莫属了。
八、同川地理区位浅谈
说到这里,一个有趣的话题终究绕不过去,那就是同川究竟偏僻闭塞吗?
如果按平川地带民众的传统眼光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不可否认,就其方位而言,同川的确有点偏僻,但要说闭塞,就有点主观臆断了。按同川地形,三面环山,就像一个大肚葫芦。但不容忽视的是,同川并不是一个“闷葫芦”,它还有个吐纳自如的葫芦口。这个葫芦口就是被誉为崞县“四大名镇”之一的宏道镇。宏道镇位于同川最南边,历史上称为南同川。它地处忻定盆地东北,滹沱河北岸,地肥水美,一马平川。这里是五台、定襄、原平三县市的金三角,是三县市农副产品集散地,商贸发达,商业信息灵通。
事实上,同川无论是商业贸易或者是对外联络,一直都很畅通。因有宏道这个商业重镇的缘故,太原、忻州、定襄、五台这些地方的各种信息都会第一时间传到同川。清末开办平民工厂、创建新型学堂、出国留学、参加同盟会、组建辛亥革命地方武装,同川人在这些方面的行动一点也不比原平晚。
论教育,同川也走在前头。清末,原平全县开办新型学堂,除县立崞阳学堂外,北路(现在的沿沟、苏龙口一带)仅有一所,南路(原平、子干、王家庄一直到阎庄)仅有一所,西路(大牛店一直到整个西山地区)仅有一所,而地处川路的同川一带就有两所,一所在东社,一所在宏道。如果说同川人思想落后、信息闭塞,哪能有这么发达的乡村教育?
综上所述,古代同川虽然偏隅一方,大部分区域交通不便,物产贫乏,但同川人的思想不封闭,教育不滞后,行动很超前。同川有其深厚的人文积淀,有其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特质,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融合的今天,我们用“地灵、史久、人杰、文盛”这新八字来概括同川,一点都不为过。
文字:温峰著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