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
菩萨顶108级台阶
菩萨顶是忻州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黄庙的首府庙。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菩萨顶坐落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中心的灵鹫峰上,海拔1797米,因其山形酷似印度灵鹫山而得名。寺宇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年—公元499年),时称真容院。菩萨顶原为青庙。清康熙年间,改住喇嘛,遂成黄庙。至嘉庆时,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已有黄庙26所,黄衣僧千余人,菩萨顶成为黄庙的首府,统管其他黄庙事务。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帝王曾经先后13次朝拜五台山。此菩萨顶便成为他们朝台的行宫,护国佑民的道场。从此以后,按照皇宫的形制对菩萨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把原有的普通灰瓦统统换成了象征皇家的黄色琉璃瓦。
菩萨顶坐北向南,占地9160平方米。有殿堂房屋121间,石碑8通。平面布局分前、中、后三大部分。前面部分呈上升状态,寺庙门前主要建筑有影壁、108级台阶、牌楼、石狮、幡杆等。中间一大部分处于峰巅,为主体建筑,横列三院:中院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钟鼓楼、配殿、廊房为四翼。东院是大喇嘛方丈院,西院为行宫院。后一部分呈下降状态,由许多庭院组成,主要院落是大锅院。现存建筑及其他文物多为清代遗物。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