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九曲黄河十八弯 传奇莫过千年娘娘滩

九曲黄河十八弯 传奇莫过千年娘娘滩

发布日期:2024-04-16 16:13 2909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黄河经行万里,从黄土高原带走无数沙土,却在河曲一带降低流速。随着沙土的沉淀堆积,几千几万年后,在河心堆出一个小岛,这个小岛便是忻州市河曲县城东北15里处黄河河道上的娘娘滩。


  “九曲黄河十八弯,传奇莫过娘娘滩;历经沧桑数千年,依然盘踞河中间;将军后人守岛上,牢记圣命代代传;拜得薄后圣母殿,保佑百姓美名传。”这首民谣说的就是娘娘滩。


  娘娘滩是黄河中唯一一个有人居住的小岛,故有母亲河上“第一滩”的美誉。娘娘滩为何得名,和太子滩又有什么关系,都缘于一段流传至今的传说。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被黄河揽在臂弯的小岛,探访它的前世今生。


母亲河上“第一滩”


  娘娘滩位于河曲县城东北的黄河河道上,是黄河中唯一一个有人居住的小岛,故有母亲河上“第一滩”之称。


  相传,2000年前,汉文帝刘恒和他的母亲薄姬遭吕后诬陷,曾避难于此,故起名为“娘娘滩”。公元前192年,几位大将率领着若干精壮武士,保护着一位身怀六甲的妃子秘密地出了皇宫,一路艰辛辗转,来到了匈奴地界。突然,一条大河横亘在眼前。在惊慌与绝望中,他们意外地看见了河中的小岛。别无选择的他们,便孤注一掷地在这里隐藏了下来。然而,他们依然心有余悸,孩子降生后,聪明的妃子又将孩子转移到另一个岛上。12年后,从这个岛上走出一位少年,返回皇宫,坐了龙廷。他就是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当年保护他们的大将中有弟兄三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李广、李文、李功。


  刘恒登基3年后,将母后接回皇宫,并将这两个岛及黄河以西千余里的滩地分封给李氏兄弟,任何人不得侵占。据说这个“政策”一直延续了千余年。千百年来,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娘娘滩,太子滩,水长它长两只船。”看来这两个河中小岛从未被淹过。


  此外,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村里的一帮年轻人不听老人的劝阻请来一个戏班子,在娘娘庙前唱了一天戏。结果,大年三十晚上,人们正围坐在炕上吃年夜饭,发现地下、院子里全是水。人们冲出院外,只见娘娘滩一片汪洋。大约半个时辰后,大水退去。虽然没有造成灾难,但娘娘滩上的人却被吓了一跳。事后,老人们讲,娘娘滩本是娘娘躲避灾难的地方,是不能有响动的。谁在那里红火,大水就把谁的踪迹抹去。


河长城挽手并行


  波涛汹涌的黄河,离开鄂尔多斯高原后,遇到吕梁山的阻遏,几番激荡,沮屈徘徊,改道南向。河山相逢之处,便是河曲县。


  据《河源考》称:“吾邑以河曲名者,乃黄河入长城之一曲也。”走西口的人们从这里踏上异乡,辉煌河套农垦由此拉开序幕,农牧文明的交汇之地,民歌的海洋,二人台的故乡……这里处处彰显着独特的地域气息。


  河曲作为黄河与长城挽手并行、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融之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旅资源。


  一进河曲城,顺着黄河大街走到头,就是著名的西口古渡。西口古渡因“走西口”而名扬天下。“一年四季流莺啭,百货如云瘦马驼。”站在古渡口,眼前似乎能浮现出这样的盛世场景,如铺陈在万里黄河边的一幅写意长卷。


  如今的黄河西口古渡景区,经过多次扩建,档次逐步提升,景点功能趋于完善,形成了集禹王庙、古戏台、牌楼、广场、临隩大道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古渡广场不仅为往来游客提供了全面了解黄河渡口文化的窗口,更成为居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生态旅游价值增值


  每年的春夏,正是去娘娘滩游玩的好时节。北岸为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山峦重叠,云海苍茫;南岸与军事古堡——罗圈堡遥相呼应,过河攀山而上,就可以看到历经沧桑巨变的古城堡、烽火台。居高临下,俯瞰全景,娘娘滩宛如镶嵌在黄河中央的明珠。


  依托娘娘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河曲以黄河文化、古老传说为基础,开发沿岛观河赏景生态康养文旅项目,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自然生态景观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村民旧居,打造精品民宿群落。


  近年来,河曲县委、县政府从全面融入国家省市和周边文化旅游经济圈(带)入手,以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为目标,以打造“黄河长城特色风情名县”为抓手,立足黄河长城等自然资源、文物古迹和西口文化、民歌二人台等文化资源优势,致力打造黄河长城风情文化旅游特色品牌。积极对接市场主体,引入市场机制,重点实施长城、护城楼修复;开发西口古渡、娘娘滩、弥佛洞“三大景区”;打造沿黄一号公路风景廊道、翠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唐家会、柏鹿泉、罗圈堡、娘娘滩4个美丽乡村。全力实施景区创A工程,力争在“十四五”末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或省级旅游度假区。


  如今,河曲吸引着众多旅游观光、写生、摄影爱好者前来观黄河、望长城、品美食、听民歌,带“火”了沿线的农家乐和“黄河人家”主题民宿,生态旅游产品价值增值。朵朵文化浪花,积蓄了时间的力量,展现出澎湃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河曲,正以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  


  文字:卢   亚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