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灵石资寿寺:千年古刹 画塑双绝

灵石资寿寺:千年古刹 画塑双绝

发布日期:2024-04-11 15:37 2049人浏览 文章来源:晋中日报

  

res01_attpic_brief.jpg

  资寿寺位于晋中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西,是一处依山而建、主从有致、逐渐升高的佛教寺院。寺院坐北朝南,东临绵山,西傍汾河,山环水绕,水秀山青,古树交荫,风景秀丽,为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得的一处胜景。


  资寿寺的建筑风格独特,寺内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故事。其中,罗汉殿和药师殿的彩塑艺术尤为出色,被誉为明代彩塑艺术的佳作。


  该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创建,重修于宋咸平二年(999),金末被焚毁,元泰定三年(1326)重修,明初寺院再度荒废。明成化三年(1467)重建,至天启二年(1622)初具规模,清代又曾补葺。寺内现存建筑、彩塑、壁画均为明代作品。


  资寿寺坐北朝南,分前、后两院,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前院中轴线上有山门、仪门、金刚殿、天王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配殿。后院正中为大雄宝殿,左右为弥陀殿、药师殿,两侧配殿分别为地藏殿、二郎殿、弥勒殿、三大士殿。


  天王殿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檐下斗拱三踩单翘,前、后檐明间辟板门,殿内两侧分塑四天王像。


  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筒板瓦顶,前檐插廊,七檩前廊式构架。斗拱五踩双下昂,明间设四扇六抹格扇门。殿内正中供法、报、应三身佛。东西两壁满绘东方三圣、释加牟尼说法壁画。构图主题突出,设色以石青、石绿、朱红为主,白色次之,赭、墨点缀,原貌未失。


  大雄宝殿东西侧的药师殿、弥陀殿分别供奉药师佛,日光、月光菩萨及西方三圣佛像,后檐及两山面分别绘十善菩萨与天龙八部神众像,八大明王像、坐佛像和水陆画。画面上下分层,布列有序,设色淡雅。上去大雄宝殿内的佛教壁画、药师佛殿内的蟠龙八卦藻井、傅山先生所题的匾额等文物遗迹,体现出历史时期儒、释、道三教的相互交融和彼此抗衡。


  2001年,资寿寺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精美的建筑和塑像,资寿寺的壁画是一大看点。这些壁画,既明显带有唐代后受外来影响的痕迹,又具有强烈的本土风格,极具表现力。


  灵石资寿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艺术的宝库,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者来此参观、研究。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还是艺术迷,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图片:韩   锐

  文字:晋中市博物馆提供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