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冠山书院里“夫子”洞中坐 古州平定文旅融合发展

冠山书院里“夫子”洞中坐 古州平定文旅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24-01-19 17:15 316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雄关秀水,文献名邦;古州平定,物塑万象。地处太行山中段西麓、阳泉市东南部的平定县是晋冀通衢要道、山西的“东大门”,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冠山书院自古被历代文人所仰慕,儒家开凿夫子洞石窟;娘子关雄关秀水,“娘子关泉上文旅特色小镇”成为重点项目;东回镇七亘村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和长城旅游融合发展;大前村、宁艾村展现了古村落魅力……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阳泉市平定县,登临冠山,到夫子洞石窟前感受儒家文化;畅游娘子关,聆听古关隘故事;置身太行山世外桃源,邂逅古村落,开启悠然自在的乡村田园之旅。


冠山腹地儒家开凿石窟少有


  冠山,晋东名胜之一,地处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因主峰顶状似冠,故名。冠山四季皆景,集儒、道、释于一山,可供游览的景点达30余处,尤以位于创建于元代的崇古冠山书院称著。


  冠山书院位于山腹,是由崇古冠山书院、资福寺、文昌阁、吕祖洞、槐音书院、夫子洞等组成的古建筑群落,现存建筑除夫子洞为明代开凿,其余皆为清代建筑。


  夫子洞由一整块白砂岩雕凿而成,是目前为数不多且保存较好的儒家石窟。洞窟坐北朝南,窟门呈拱形,上面刻有“夫子洞”三个字。洞窟内为直壁平顶,北壁通凿基座,上面雕有坐像3尊,孔子居中,颜回、曾参配祀左右。窟壁两侧有明嘉靖六年“新修夫子洞记”碑和“孔子小像”碣,其中“新修夫子洞记”记载了冠山书院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夫子洞的创建始末。窟外左右两侧各有杂石垒砌石窑一孔,门额上书“圣迹”。


  冠山书院自古被历代文人所仰慕,对周边学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培养出许多杰出才俊。元朝中书左丞相吕思诚、明朝南京兵部尚书乔宇、清代湖广提督窦斌、近代才女石评梅等都曾在此读书求学,也由此逐渐发展成为山西显赫一时的大书院。


  近年来,平定县以文化为引领、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协同推进文旅康养产业有序快速发展,规划实施了山西古州冠山书院小镇。其中,山西古州冠山书院小镇以冠山书院文化为主轴,以康养、文化、旅游产业为发展重点,以紫砂加工业、种植业等为辅,建设康养公寓、山居洋房、共享庭院及康养配套设施,打造全龄健康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群体的康养需求。


千古雄关温婉水乡壮观


  3000年的文明史、2000年的州县史,造就了古州平定厚重的文化底蕴。平定县大力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以“关隘文化+山水+古村落游”的娘子关片区为龙头,“书院文化+文化产业游”的冠山片区、“红色文化+古村落游”的东回片区、“山水风光+古村落游”的冶西片区、“地质遗址+古村落+红色文化游”的岔口片区、“莲花山+药岭寺+浮山人祖文化自然风光游”的张庄片区同步推进的旅游发展格局。


  以雄关、险道、崇山、秀水闻名的“天下第九关”娘子关,是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作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山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娘子关村依山而建、顺水而居,房舍多为石头垒砌,每间房子都有百年以上历史。2022年上演的“沉浸式”人文体验剧《遇见娘子关》,作为山西省重点工程“娘子关泉上文旅特色小镇”的重要分项工程之一,开启了阳泉旅游演艺项目的先河。如今的娘子关,已成为长城文化延续的重要承载,雄关古道锻造了长城文旅新品牌。


  地处晋东边陲的东回镇七亘村,为“太行八陉”第五陉井陉的军事要地。因地势险要,自古就有“险关固塞”之称,更因“七亘大捷”闻名遐迩。现存有明长城遗址、烈士阁、将军窑、伏击日寇主战场等,是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当地不仅走出了一条“红色党建+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也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和长城旅游融合发展。


太行深处邂逅古村怀古


  随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贯通,沿线美景让人流连忘返。高低错落的石头村屋,风光旖旎的一方净土,平定县岔口乡大前村里满是乡愁。这里还有集“健身康体、科普教育、观景游憩、怀古溯源”于一体的登山步道及“小悬空”、千年古柏、中山古长城遗址、平定路北县政府旧址等诸多历史文化和红色景点。2018年,大前村开始改造闲置的石头房屋,利用独特的民居发展民宿和农家乐,逐步形成了“一院一主题、一房一文化”的民宿院落。于是,这个太行山深处的世外桃源逐渐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农家乐、果蔬采摘、垂钓、观光……位于平定县南部的宁艾村有一处莲花山旅游景区,不仅集农业产业观光、农事农耕文化体验、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还流传着上艾文化和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的“上艾”,指的是平定县的前身——上艾县。汉武帝时期,平定县最早的县治就设在宁艾村一带,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后来县治虽然变动了,但宁艾村至今仍是平定县最大的行政村,近6000户居民竟有百种姓氏,是名副其实的“百家姓村”。


  如今,宁艾村以“莲花山”为核心,借助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把莲花山生态观光旅游园打造成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文字:田   璐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