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拥抱远古时代的“火热”

拥抱远古时代的“火热”

发布日期:2024-01-18 15:48 183人浏览 文章来源:大同晚报

  

狼窝山景区


身着“航天服”的游客


咖啡馆内观赏火山美景


大同火山群


  这是数十万年前的地球写给现代人的一封看似平常却奇崛的“情书”,虽历经沧海桑田,“读”来依旧心潮澎湃……这一座座散落在云州大地上的火山仿佛一卷卷地质“奇书”,等待着没有踏访过她的游客去“翻阅”了解,更欢迎品味过她夏之美颜的朋友去感受她的冬之苍劲!


距北京最近的火山群


  云州街向东20多公里,走到尽头转向北,大同火山群的美丽面纱瞬间揭开。这是世界上唯一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板内裂谷系火山群,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出露最完整、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第四纪火山群,也是我国第四纪火山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火山群,更是距北京最近的火山群。


  30多座喷发于距今74万年到10万年的火山组成的大同火山群,因数量多、保存好、稀缺程度高、渣锥类型齐全,被誉为“东亚大陆火山地质的珍稀标本”和天然的“火山地质博物馆”。云州区国家公园保护和发展中心主任马怀宙告诉记者,2009年8月,大同火山群被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2012年12月,正式命名为“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3年,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这里的每一座火山都有生动形象的名字,其中,最高的黑山海拔1429米,最大的狼窝山火山口直径500余米,渣锥形态保存最好的是马蹄山,渣锥结构出露最好的是金山……还有那火山脚下,生长在得天独厚、富含矿物质的马兰黄土上的“大同黄花”,更让游客啧啧赞叹。


冬上狼窝山游走木栈道


  冬上狼窝山,沿着我国唯一、全长2000多米的环火山口木栈道信步走去,可在沿途5座观景平台远眺火山群、近观火山口,只有在大同火山群,才能收获这样一份独特体验。


  狼窝山,乍听来让人觉得这座火山不可亲近,然而,她是这里胸怀最宽广的一座火山,因为她是唯一一座能把车开到火山口的火山。云州区金山水文旅公司的李向东说:“狼窝山是大同火山群中火山口最为深邃、直径最大的一座火山,火山口深度平均达30至50米,直径500多米。”狼窝山的火山口呈标准正圆形状,像一个大窝棚,其火山口中又生火山,堪称奇崛之至。踏上步道,木制踏板特有的笃笃之声不绝于耳,与耳边浅浅的风声,恰好和弦成一首大同火山群的冬之声。


喝杯现磨咖啡体验“穿越太空”


  雪后的金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数十万年前喷发时岩浆外流沉积,加上表层覆盖的风积黄土不像别的山那样多,所以金山像钻石或金子一样熠熠生辉,其名字也由此而来。


  从狼窝山木栈道驱车几分钟,就到了金山脚下。沿着火山石屑和枕木铺成的小路拾级而上,片刻,金山咖啡店已遥遥在望。一进门,暖意缭绕,点上一杯热腾腾的拿铁,在软软的椅子上坐下,疲倦瞬间无影无踪。放眼远望,狼窝山、黑山、老虎山、昊天山……一众火山尽收眼底。转过咖啡店背后,稍稍攀爬百米有余,一处裸露的深红色火山岩,让人仿佛身处火星或月球的某处。穿上一身“航天服”,捡起一块红色多孔的火山石,立刻就能找到穿越太空当宇航员的感受。


昔日火山浮石变身精美雕刻


  文创产品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形象缩影。艾家洼村非遗文创工作室雕刻的作品都以火山石(又称浮石)为原料,一块块形态各异、色彩迥异的火山石,在这里被重新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韵味。


  走进这片位于金山与狼窝山之间的艺术天地,院子里两片火山石“花圃”别具一格,清风吹过,摇曳生姿的火山石们轻轻碰撞,耳边传来叮叮咚咚的空灵之音,这是来自地球深处数十万年前的声音。非遗传承人刘坚的火山石雕刻就在这里创作、展陈,展厅里,满目皆是北魏文化、云冈石窟、火山群元素的火山石雕刻作品,中国传统文房器物中的砚台、笔架、镇纸也都用火山石一一呈现,布满孔洞的火山石在这里华丽变身为精美艺术品。在众多展品中,一只精美的火山石杯子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这是用雕刻过程中产生的火山石粉末烧制出火山石陶瓷,再与火山石完美结合,并以“天下大同”为主题,将诸多大同元素赋予其中。

  

  旅游提示


  狼窝山木栈道冬季开放时间8∶30至17∶00(由于栈道环火山口而建,若降雪较大,会因路滑暂时关闭)。


  金山咖啡店冬季开放时间8∶30至17∶00。


  火山石非遗文创工作室冬季开放时间每周六、日,9∶00至17∶00。


  云州供销电商直营店冬季开放时间9∶00至18∶00。主营50多种黄花系列产品和90多种大同特色小杂粮。  


  图片:戎禹仁

文字:张世敬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