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资料——游姓
人之有姓,与生俱来。姓氏作为社会个体或家族群体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生活、社会往来、功名事业、典籍记载中,无处不在,可谓生而有姓,终生相随,死而传世,代代相承。
姓氏介绍
系承为姬氏,始祖为游皈,为我国当代第一百六十六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游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
游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论》。
姓源
其姓源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游,子游生了公孙虿,虿的儿子游皈以祖父的字游为姓。
郡望
游姓的郡望主要有广平郡、冯翊郡。广平郡:汉景帝置。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堂号
游姓的主要堂号有美秀堂、仁和堂。美秀堂:春秋时,游吉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继子产为郑国宰相,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吉取人于萑苻之泽(萑苻,泽名。本是水边芦苇等植物,为盗贼藏身之所。故把盗贼聚集的地方叫萑苻),兴徒兵以攻之,尽杀乃止。
堂联
游姓的堂联主要有:大鸿胪仁和有礼(游明根);贤大夫美秀而文(游吉)。
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游氏50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56例。游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时郑国游吉;南北朝时北魏有游雅,为广平任人,为东雍州刺史;五代十国时前赵有游子远;宋代有游少游,又丞相游似;清代有诗人游士风,画家诗人游旭;明代有游居敬,南平人,为云南巡抚。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游姓10254人,临汾市548人,洪洞县5人。
家谱
游姓的家谱主要有:《福建漳州游氏族谱一卷》(四川图);《福建诏安游氏族谱不分卷》(台湾);《湖南新化游氏续修族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湖南图);《四川简阳游氏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历史所);《四川涪陵涪州游氏家谱八卷》(四川长寿县湖渔场);《四川粼水游氏族谱十二卷》(四川重庆市图(存十一册)。
字辈
民国4年游守礼修《游氏族谱》,安徽安庆游姓一支字辈谱为:“文廷仲朝瑞,宗敏士惟贤。”
迁徙
洪洞大槐树移民定陶游氏一支始祖讳艺,自山西洪洞迁居定陶县游集乡迄今已传二十四世。临清游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八年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临清由集;寿光游氏一支始祖于清朝初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寿光市程北上口。
文字:崔冰冰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