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孝义市碗碗腔:神韵悠远曲飞扬

孝义市碗碗腔:神韵悠远曲飞扬

发布日期:2023-12-07 16:16 4199人浏览 文章来源:吕梁晚报

  

  台上演员们以独特的韵律唱腔尽展功力,台下观众们在如醉如痴中里感受艺术人物的悲欢离合。初冬的下午,吕梁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演出厅内,上演的一出出碗碗腔选段,让慕名前来的市民在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美好,领略了独特地方戏曲的魅力。悠扬的唱腔、动人的表演,让观众们过足了戏瘾,演出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过节不听碗碗腔,酒肉再好也不香”,时至今日,孝义、汾阳一带仍广泛流传着这样对碗碗腔艺术的真挚赞美之声。碗碗腔是山西孝义的地方剧种,这一原为孝义纱窗皮影戏曲调的古老曲类,因有一个“碗碗”状的铜铃参与伴奏,终以“碗碗腔”之名享誉四方。


  碗碗腔老艺人们介绍,碗碗腔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唱句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偶尔也有五字句、八字句和十二字句的出现。碗碗腔的唱腔真假声混用,腔调细腻绵长,沁人心脾。


  而碗碗腔的伴奏乐器更具特色。碗碗腔的表演过程中,演员用左手持细铁棒敲击“碗碗”,右手灵活地打着“节子”,悦耳的铜铃声和清脆的木击声相互配合,时快时慢、余音绕梁。孝义碗碗腔的伴奏乐器还有月琴、节子、铙钹、鼓子、手板、胡呼、二股弦等等,后又增加了扬琴、笛子、大提琴等乐器。


  据了解,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前身为孝义县革命文艺宣传队,剧团现有演职人员60余名,45周岁以下中青年演职人员占比85%,每年平均演出场次达250余场,惠及观众10万多人次,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2名,吕梁市级传承人7名。


  作为国有专业文艺院团,进入新时代以来,孝义市碗碗腔剧团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稀有戏曲剧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卓有成效。今年新排演了乡村振兴题材碗碗腔现代戏《酸枣沟》,讲述了酸枣沟人民投身乡村振兴、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生动故事,反映吕梁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据悉,为使碗碗腔艺术基业长青、后继有人,去年以来,孝义市已经与吕梁艺校签订了80名艺术人才的培养合作协议,首批孝义碗碗腔班53名学员现已入学,正在稳步成长之中。  


  文字:梁   瑜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