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黄河岸文物新生 激活沉淀千年的璀璨

黄河岸文物新生 激活沉淀千年的璀璨

发布日期:2023-09-15 16:50 3857人浏览 文章来源:运城日报

    

  黄河同长江一起,孕育了中华文明。一处处文物宛如一颗颗珍珠点缀在黄河两岸,成为灿烂文明的诉说者。近年来,文物大省山西加大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力度,激活古老文物生命力。


印证文明发展


  偏关县天峰坪遗址、兴县碧村遗址、襄汾县陶寺遗址、绛县西吴壁遗址……山西黄河流域古遗址数量众多,一批考古项目印证着文明发展。


  今年3月,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家们认为,这是晋陕大峡谷东岸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城,是展现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形成轨迹的重要窗口。


  走进碧村遗址,不禁赞叹4000年前先民们的防御智慧。这座石城三面环河邻沟,高等级建筑四周砌筑护墙、内外双重城墙、城门双瓮城结构。


  “该城址展现出层层设卡、处处把关、谨慎布防的结构。”碧村遗址考古项目领队之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华夏文明研究所所长张光辉说。


  最引人注目的是宏伟的外城门址。它南北跨度74米,东西进深48米,由三个石包土芯大墩台围合成“品”字形,墩台附近设置多个门塾和障墙,形成内外双重瓮城。


  碧村遗址中大型建筑遗存还表现出“以中为尊”的礼制特征。张光辉介绍,高等级核心建筑位于遗址中心高台上,大型连间石砌房址秩序井然,以其中一座房址为中心,两侧房址依次向西缩进式分布。墙体、灶址规划与所属房址面积成正比,等差设置。


  “这说明这座石城建造得非常讲究,也表现了城址主人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协调能力。”张光辉说。


铭记红色历史


  山西黄河沿线的临县、兴县、石楼、柳林等县是革命文物较为密集的区域。近年来,当地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缮与展陈提升,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在吕梁市临县双塔村,坐落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后委机关旧址。7处民居院落修缮后,挂上了中央外事组旧址、军委作战部旧址、中央书记处特别会计室旧址、毛泽东同志路居、叶剑英同志旧居、杨尚昆同志旧居等的牌子。村里还创办了中央后委驻临县历史陈列室,并对外开放。


  这段光辉的历史这几年才走进公众视野。


  临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张海红从事党史研究30余年。为抢救挖掘这段历史,她20多年到全国多地走访调研。在她的努力下,中央后委在吕梁的这段红色记忆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张海红介绍说,1947年3月,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中央机关和军委机关3000余人东渡黄河陆续到达临县,随后中央后方委员会在此应运而生,他们驻扎在双塔村及周边几十个村庄长达一年之久,协助党中央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为什么选择临县?张海红说,这跟临县地理位置好、群众基础好、军工所需的煤铁资源丰富等因素有关。临县出动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战斗,成为吕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源头。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如今革命旧址得到保护利用,这是我多年的夙愿。”张海红说。


留住黄河风情


  黄河大铁牛、黄河古栈道……随着时代变迁,黄河上的交通早已时移势易,但在历史风尘中保留下来的文物却将昔日的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山西平陆县杜家庄段黄河岸边的石崖上,保留着680余米长的黄河栈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依山腰向内开凿成竖“凹”型栈道面,再在通道岩石上开凿方形壁孔、牛鼻孔、底孔等孔槽,插以木梁,梁上铺板,形成完整的栈道。


  走在被时光打磨得光滑温润的通道上,记者发现,原始的木构件已荡然无存,只有各种壁孔、底孔残留于通道岩石上。在山崖凸出的栈道拐弯处,岩壁上深浅不一的绳磨槽痕,仿佛穿越时空,让人听到了黄河船夫的号子声。


  为防止碎石脱落将古栈道掩埋或毁坏,近两年国家出资对杜家庄段黄河栈道上的危岩体进行了抢险加固。目前工程已竣工,古栈道上方有专业防护网防护,新修的排水沟阻断了崖壁上方雨水对古栈道的冲刷。


  平陆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宋国杰告诉记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对平陆县黄河古栈道进行危岩体加固。


  “虽然古栈道已失去使用价值,但却显现着古代智慧和航运能力。通过保护,排除了古栈道的安全隐患,让后人得以看到老祖宗的聪明才智。”宋国杰说。(  


  文字:王学涛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