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文明摇篮西侯度 180万年前人类“圣火”在此点燃

文明摇篮西侯度 180万年前人类“圣火”在此点燃

发布日期:2023-09-12 18:38 3918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还记得2019年,在山西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圣火在哪里点燃吗?对,就是在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遗址。一次圣火,点亮三晋大地。殊不知,180万年前,人类文明的圣火也是在这里燃起。小编带大家穿越历史,走进人类文明圣火燃起的地方。


相传西伯侯母子曾在此落难


  细心的人会发现,西侯度的“侯”字缺个竖,“度”字没有三点水。原来这个名字是因一个故事而来。西伯侯母子落难以后,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时光,村民就把村名改成了“西侯度村”。


  当地人说,“西侯度村”原名叫“人疙瘩岭”“仁义疙瘩岭”。殷商年间,纣王在全国分封了四路大诸侯,分管着八百小诸侯。西伯侯周姬昌的封地在西岐。他依靠四贤八俊、三十六杰、九十九子管理朝政,西岐地域国泰民安。


  周姬昌的贤明和西岐的昌盛,使纣王非常震惊。他非常害怕姬昌对他的皇位带来威胁,就想方设法迫害姬昌,暗地派人把姬昌的母亲抓走,囚在人疙瘩岭下的深山洞里。后来,姬昌和弟子设法把母亲救出。纣王又召姬昌回朝歌,将其囚禁长达7年之久。姬昌的大儿子向纣王进贡,要求替父坐牢,反而被杀。姬昌获得自由后,来到母亲落难的人疙瘩岭,碰到了一个名叫申杰的老人。老人热情地招待了姬昌,并和村民为姬昌凑齐了盘缠。


  乡亲们商议,因西伯侯母子都在此落难,就把村名改成了“西侯度村”。这个传说为西侯度增添了一分神秘的色彩。


人类文明圣火从黄河岸边燃起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尤其是中下游交汇处一带,有着深厚的原始文化遗存,很早就成了原始人类的生活地。截至目前的考古发现,如果按辈分算起来,黄河流域最早的人类祖先当推距今180万年左右的西侯度人。


  苍莽的中条山与巍峨的华山对岸夹峙中,黄河浩浩荡荡自北而来,掉头东去直奔大海。而在黄河母亲宽厚的臂弯里,在西侯度村人称“人疙瘩”的丘陵之下,则蕴藏着人类文明起源的密钥。人类文明的圣火,就是从黄河岸边开始燃起。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写道:“火很可能是人类迄今除了语言之外的最大发现。”恩格斯认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180万年前用火证据


  180万年前,西侯度有草原、森林,直立行走的西侯度人狩狩猎、摘摘果。某一天,雷电击中森林,烧死了马、鹿。余火燃尽,一人惊魂未定间捡起一截烧焦的鹿肉,浅浅咬了口:“咦,味道不错。”之后,西侯度人喜欢上了“烧烤”。吃剩的马牙、烧骨,连同用来刮肉的石片,顺着河流漂下,搁浅在一处河湾里。日积月累,河湾被砂石和黄土埋没。


  西侯度遗址“6053”发掘点,是一处高出黄河河面170余米的古老阶地。1961年和1962年,山西省博物馆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王建主持在西侯度进行了发掘。其间,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贾兰坡院士曾两度亲临现场观察和研究。


  2010年以来,由山西考古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和南非金山大学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国际团队,又对遗址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


  考古专家经过发掘,在距地表近70米的砂砾薄层和砂砾层之间的交错砂层中,不仅出土了石核、石片、砍斫器等32件人工打磨的石制品,还出土了包括平额象、山西披毛犀等22种古脊椎动物化石。其中,有一个保存两段鹿角的步氏真梳鹿的头盖骨,上面具有明显的人为切割或砍斫的痕迹。更令考古专家震惊的是,在西侯度遗址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些颜色为黑、灰及灰绿的化石标本,其碳元素含量明显低于一般的未经燃烧的化石。经鉴定,这些颜色不同的骨、角和马牙化石并非矿物所染,而是燃烧所致!火与人类文明的亲密关系,在西侯度第一次得到了验证。


  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从7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猿人,又向前推进了110万年。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改写了人类用火的历史,可以认定,这里是人类第一把圣火的诞生地。


远古取火处成网红打卡地


  远古的历史加上当地的文旅开发,如今的西侯度遗址已经成为特别的存在。依托西侯度遗址建成的圣火广场公园,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景观。


  圣火广场从“火的发现”“火的礼仪”和“火的驯服”三个叙事灵感角度来设计建造,用空间体验来呈现从圣火降临人间到人类文明启程的过程,别具匠心。整体建筑以洞穴为主,脚下密密麻麻的石子路和山洞、石梯将游客从现代场景中抽离出来,带入到原始质朴的山洞中。拾级而上,洞穴里狭长的缝隙便是西侯度遗址建筑的神来之笔——“一线天”。


  自然形状的山洞被有强大人工痕迹的“一线天”打破,抬头往上看,建筑中的缝隙与阳光交相呼应,这开天辟地的一条线,成为文明的宣言。来到室外的取火台,再看整个西侯度遗址,面朝黄河,南望华山,背靠中条山。圣火广场的整体建筑遵循本土的地形地貌特点,以仿黄土墙的建筑材料,用原始、神秘、粗犷的场景设计,将圣火广场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这岳渎相望之地,给人以体验历史和欣赏自然的别样感受。


  西侯度遗址在人文历史的厚重底蕴下衍生的别具匠心的建筑设计,也逐渐变成了新潮的网红打卡地,成为古老历史和现代传承完美结合的成果。


  畅游西侯度遗址,等于读懂了一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史、一部古人类进化史。原始的、神秘的、粗犷的西侯度遗址公园,是感受历史、欣赏自然、体悟生命、冥想宇宙的新境界。到运城,走进西侯度遗址,循着古人类的足迹,探寻人类和文明的故事,相信一定会获得一段惬意而神秘的旅程。  


  文字:卢   亚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