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家乡的黄河

家乡的黄河

发布日期:2023-07-14 10:53 3005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我出生在黄河岸边的忻州市保德县神山村,是喝着黄河母亲的乳汁长大的。儿时黄河在我的印象中是浑浊的河水、波涛翻滚的浪、飘摇颠簸的木船、纤夫高喊的号子、日夜不息的涛声、不知疲倦的流淌……


  黄河是壮美的,黄河是可亲可爱的,她陪伴我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见证了家乡的可喜变化,也展现出令人回味无穷的四季美景。


  春天,黄河滩上长出了一层绿绒绒的小草,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犹如一条绿色的玉带缠绕在群山之间。沿着河堤的公路像巨龙盘绕在岸边,站在长长的护堤上眺望,黄河水弯弯曲曲地向南而去。倘若你站在天桥峡的山巅,俯视天桥水电厂,一湾清清的水,一河柔柔的蓝……在这里,人们工作环境清新,安全生产有序。倘若遇上电站一开闸门,河水汹涌磅礴,一泄而下,能翻起几丈高的水瀑,甚为壮观。天桥水电站是座调峰电站,重力坝库容量可达0.66亿立方米,能够有效地控制汛期洪水,减轻洪灾给群众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夏天来了,黄河两岸树青、草绿、花香,到岸边崇德公园散散步,东关码头坐坐游艇,别是一番难得的享受。虽然骄阳似火天气较热,但绿荫如织,潮湿的空气徐徐而来,让人感到几分凉爽。特别是黄河周边环境清新整洁,公园里跳舞的、打太极的、做操的、健步的、走秀的比比皆是,一队队身着红背心的志愿者,定时收集垃圾,树荫下闲谈的人群一派祥和快乐……整座小城,充满活力。


  到了秋天,家乡的黄河清澈见底,一片绿汪汪。沿河的村子车水马龙,两岸的人们忙着收获一片片金黄。河滩上、山梁上的枣树挂满了串串诱人的红枣,举凡油枣、马牙枣、酸枣、团枣、翠枣、梨枣等等数不胜数,大放异彩,让人垂涎三尺。这时大人们喜欢在树荫下干活乘凉,或围坐在门前打扑克,下象棋。各种鸟儿则总是在树干上叫个不停,为这个硕果累累的秋天平添了几分生趣。


  等到冬天,黄土高原原野苍茫,繁华落尽,影影绰绰的小城街道、堤岸两侧会有少许冰霜点缀,干净得似乎人们的脚都不敢往下踩。寒冬时节,家乡的黄河寂静了许多,像冬眠的动物一样悄无声息。数九寒天除岸边结有些许冰棱外,整条大河断是不会结冰的,仍然一如既往地平缓流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黄河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保德儿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凝结成“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家乡的父老乡亲重教敬业,“冬闲变冬忙”,放下犁耙,挽起孙甥,不辞劳苦地接送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组、特长班,学弹奏、练打球,生活丰富多彩,事业兴旺发达。是啊,黄河子孙的勤奋努力也像黄河一样常年奔腾不息、奋进不止。


  大自然装扮着黄河,黄河也给大自然带来了无尽的魅力。我敬畏黄土高原的每一寸土地,崇拜家乡这片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乡亲,更敬畏壮美的黄河,热爱美丽的家乡。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用极大的热情,尽情地打扮着黄河保德段。


  你看,山西保德与陕西府谷这两座全国距离最近的县城,一河相隔,四桥飞架,大河落日,天堑互通,喜结秦晋之好。碧波荡漾,霓虹闪烁,高楼林立,突飞猛进,两岸比肩发展。


  我在黄河岸边的保德小城等你光临。


文字:马艾芳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