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山西省临汾市博物馆举办“中华早期文明都邑联展”

山西省临汾市博物馆举办“中华早期文明都邑联展”

发布日期:2023-06-05 17:41 2821人浏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围绕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形成了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进程的典型代表。


  日前,山西省临汾市博物馆举办的“中华早期文明都邑联展”,展出了这五大文化,我们节选其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红山文化遗址


W020230604478760989890.jpg

  红山文化代表性出土文物“中华第一龙”碧玉C形龙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分布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境内有分布较为密集的红山文化遗址,被认为是红山文化时期社会上层统治者居住的核心区域,见证了红山文化孕育、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


良渚古城遗址


W020230604478763443737.jpg

良渚文化代表性出土文物兽面纹玉琮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良渚古城遗址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址,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良渚文化对其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实证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多元一体。


陶寺遗址


W020230604478765783036.jpg

陶寺文化代表性出土文物彩绘陶龙盘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遗址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主体年代距今约4300—3900年。考古发掘与研究揭示出陶寺遗址面积达280万余平方米的城址,包括宫城及宫殿、仓储区、墓地、观象台、手工业作坊区等,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石峁遗址


W020230604478768113361.jpg

石峁文化代表性出土文物陶折肩罐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石峁村,主要遗存距今4000年左右。石峁遗址发现的超大型城址、宏大建筑、复杂宗教现象、精美玉器及其与周邻聚落形成的多层级关系,都表明在4000年以前,以石峁遗址为中心的河套地区形成了高度复杂的社会文明,已经步入早期国家的发展阶段。石峁的发现丰富了人们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多元性的认知。


二里头遗址


W020230604478770405511.jpg

二里头文化代表性出土文物青铜爵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遗址的宫城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许多形制为后世沿用,号称“中华第一王都”。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