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中华溶洞第一寺”雷音寺 藏身太行深处

“中华溶洞第一寺”雷音寺 藏身太行深处

发布日期:2022-12-20 09:51 1549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说起雷音寺,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西游记》中的天竺国雷音寺。殊不知,在山西省左权县龙泉国家森林公园内,还有一座藏在溶洞中的雷音寺。


   雷音寺被誉为“中华溶洞第一寺”,为一处绝景,洞内有寺,寺中有院,院内有殿堂、白塔、廊坊,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雕梁画栋与青砖黑瓦相映照。更绝的是,洞顶还有摩崖石刻,上书“梵天佛地”四个字,春日清晨,曙光初照时,瞬息可见,堪称“天下奇观”。

  

古寺建在天然溶洞中

  

   雷音又名 “天鼓雷音”,出自一尊佛的名字。左权雷音寺便以这尊佛的名字为寺名。


   天鼓雷音佛载于 《大日经》,另外,在唐一行撰写的《大日经疏》卷四中,专门有关于天鼓雷音佛的注解:“次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相,此是如来涅盘智,是故义云不动,非其本名也。本名当云鼓音如来,如天鼓都无形相亦无住处,而能演说法音警悟众生。”佛寺取名“雷音”,是取其法音如天鼓,警戒人心的意思。


   雷音寺是座建在天然溶洞中的古寺,始建于周朝,1994年重建。寺前由汉白玉栏杆护围的108级石阶,暗喻人间有108难,将其踩在脚下,便可消灾免难、一生平安。站在石阶前向上仰望,一座上书 “云洞胜景”的古牌楼,从头顶前方伸入云天。古牌楼高9米,表示已上升到九天。古牌楼把通往寺庙的108级石阶,分为上下两段。游客先登下段65级石阶,意寓佛界 “六根清净,五内空明”。通过古牌楼,再登上段43级石阶,4和3表示 “施、善”,意寓佛界好施乐善。


   当游客登完108级石阶,雷音寺便出现在眼前。山门壁为城堡似的高大红墙,墙壁上镶嵌着4个左右对称的两真两假的圆形窗口,由窗棂拼成了四个篆体字——“梵天佛地”。

  

天造地绝巧夺天工

  

  雷音寺位于天然大溶洞中,洞高45米,宽52米,深38米。唐代时,这里佛事活动极盛,清代曾两次重修,后寺院建筑被毁。直到1999年4月,改建后的雷音寺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建筑面积也由原来的2000平方米,扩大到2600平方米。整体建筑设计与施工,都严格按照清代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标准进行。从阳台起,依次为上山门、木照壁、大雄宝殿、子孙殿、菩萨殿、天王殿、药师殿、地藏殿、南北垂花门、元宗殿、僧窑、接水台、佛塔、钟鼓楼、圣仙桥、龙照壁、三官殿、廊坊、三清殿、文圣殿和八仙阁,并由台阶相连,九曲回转,异彩纷呈,形成自然溶洞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改建后的雷音寺,为六进院落、十二座殿堂、三座僧窑、一座九层白塔、一座钟鼓楼。这些别致的浓缩建筑,展示了溶洞古刹、天造地绝、巧夺天工、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民族民俗文化。


   这座洞中古寺,概括起来有四个特点。首先是溶洞古刹,填补了我国没有溶洞寺院建筑群的空白。其次,建筑精美绝伦。洞内有院,院中有殿,殿旁有窑,窑上有房。布局严谨,青砖黑瓦,别具一格。再者,洞顶天生摩崖石刻,上书“梵天佛地”。春日清晨,曙光初照,选对角度,瞬息可见,堪称“天下奇观”,可与泰山观日出相媲美。最后是钟鼓楼合二为一,一楼多用,从这里可观赏到寒背松涛和日出。因此,被誉为“中华溶洞第一寺。”

  

圣滴泉水滴如珍珠

  

  从大门进入便是该寺的主院。主院有4座殿堂,即大雄宝殿、天王殿、子孙殿和菩萨殿。其中,菩萨殿和子孙殿是对称的建筑格局。菩萨殿为仿清代单檐硬山顶建筑,砖木结构,面阔3间,建筑面积为34平方米。殿内供奉着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善财龙女。三位菩萨的塑像面目慈祥、神态端庄。


   子孙殿坐北朝南,为仿清代单檐硬山顶建筑。天王殿也为仿清代单檐硬山顶建筑,砖木结构,坐东朝西,殿内供奉着弥勒佛,两侧站着四大天王。


   天王殿的对面即是大雄宝殿。这座殿堂为仿清代重檐歇山顶建筑,为该寺的主殿。上层为藏经阁,内存改建雷音寺的有关资料,下层供奉佛祖法身(昆卢遮那佛)、极身(卢舍那佛)、应身(释迦摩尼佛)三化身佛及十八罗汉塑像,这些塑像个性鲜明、形态各异。


   南院是座袖珍小院,院内仅有一座元宗殿,为仿清代单檐硬山建筑。沿殿前石阶北上,仅几步便到了药师殿。该殿为敞篷式建筑,砖木结构。与药师殿左右对称的是地藏殿。该殿坐西朝东,供奉地藏菩萨。院内还有一座僧窑,窑前的院中有一个汉白玉莲花接水台,用来接伏天从洞顶滴落的悬泉。泉水滴如珍珠,晶莹剔透,被称为“圣滴泉”。


   廊坊为单檐回转顶建筑,四柱木结构。游客在此向东北仰望,可见溶洞半腰平台处有一座白色佛塔,共九层,玲珑恬雅、层次分明,将该寺映衬得不同凡响。


   廊坊西为三官殿,为硬山顶建筑,砖木结构。坐西朝东,面阔3间,殿内供奉天官、地官、水官。

  

钟鼓楼远眺绝佳地

  

  上院以道教为主、儒教为辅,塑像均以芮城县永乐宫为标准。院内有三清殿、老君殿、文圣殿。


   三清殿原为“龙王殿”。重建后,为单檐歇山顶建筑,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面阔3间。殿内供奉着道教的最高神“三清”与侍臣塑像。塑像工艺精致、栩栩如生。


   老君殿又称“八仙阁”,为硬山顶建筑,面阔3间,坐东朝西,与文圣殿相对称。殿内供奉着道家的太上老君与八仙塑像。


   重建的文圣殿,为硬山顶建筑,砖木结构,坐西朝东,面阔3间。春秋时代的儒学创始人孔子塑像,立在殿内正中央。孔子塑像两旁,是其得意弟子子贡和颜回的塑像。靠山墙左右分别为建筑工匠祖师鲁班、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财神及其徒儿与财童的塑像。


   钟鼓楼是游客观赏洞内和远眺洞外的绝佳之地。因洞口南侧无法建造建筑物,只好将钟鼓二楼合一。钟鼓楼为铁铜合铸,直径0.99米,高1.15米,重400公斤。钟上刻有9条龙,栩栩如生。撞击鼓钟,钟声悠扬,传播甚远。置身这里,游客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左权县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通过打响“红色左权”品牌,擦亮“清凉夏都”名片,全面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卢   亚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