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平遥双林寺:彩塑妙笔尽在此

平遥双林寺:彩塑妙笔尽在此

发布日期:2022-08-29 09:00 705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1.jpg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位于晋中市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双林寺占地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其创建年代早于北齐,即使从北齐算起,中都寺也已历经1400多个春秋了。1988年1月13日,双林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jpg


        双林寺坐北朝南,寺的外围是一圈高大的夯土包砖墙,寺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由十座殿堂、三进院落、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天王殿组成;前院,由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组成;中院,由娘娘殿、贞义祠组成;后院,由东部主要是禅院和经房组成。


3.jpg


        有人曾说,平遥之精华,尽在双林寺,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探双林寺之美吧!


双林寺概况


        双林寺建造在3米高的土台之上,四周围绕着一圈城墙显得尤为特别。走进寺内,素雅宁静,整体是古朴大气的建筑风格,无论是寺内的窗格、屋檐还是斗拱,都透露出明代之简约美。


4.jpg


        平遥古城是国内明清古城之样本,每年都吸引着万千游客来此观赏游玩,但在平遥城西处十里的双林寺却可以算平遥之精华。据佛经记载,释祖八十岁时圆寂于天竺拘尸,那城在提河旁、沙罗双树之间,适时佛祖”头北面西,右胁而卧“,涅槃升天,四边双树顿开白花,缘由佛祖于“双林入灭”,寺取名“双林”便由此而来。


5.jpg


        进入堡门,便为天王殿。天王殿前檐下四位金刚立于双林寺山门前,四位金刚面容狰狞,造型夸张,孔武有力,手持金刚降魔杵,一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派头。


6.jpg    7.jpg

8.jpg    9.jpg


        而这便是双林寺的精华所在——彩塑。其彩塑首屈一指,是古代彩塑艺术的代表之作,漫步在寺中,与这些彩塑遥遥相望,那是一种独特的观感和体验。


古代彩塑艺术之典范


        双林寺现存的建筑大多为明代重建,彩塑也是在这个时候随寺庙重建一起完成的,这种彩塑是在木质骨架上根据形体需要,缠以麻绳、草等材料捆扎,然后以晋中地区特有的红胶泥为材质塑形,再经沥粉、贴金、着色敷彩等多道工序才得以最终完成。这两千多尊形神兼备的塑像,成就了双林寺绮丽梦幻、美轮美奂的部分。


10.jpg


        主殿内,除了释迦牟尼和文殊、普贤菩萨外,大大小小两百多尊人物塑像立体地分布于一屋上下,表现了形形色色世俗的人物和生活景象,造型写实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罗汉像大小与真人略同,比例适当,解剖准确,形体厚重,造型优美,一个个神采奕奕,逼近了现实中高僧大德的模样。他们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有肥胖圆润者,有形销骨立者,有张口欲言者 ,有凝神静听者,无一不具有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11.jpg


        十八罗汉中最精彩的是这尊“哑罗汉”。胖乎乎的罗汉结跏趺坐,双眉紧皱,嘴巴紧闭,那怅然若失的眼神,冷视着世界,看到人间许多不平,但欲言不能,以致胸腹一鼓一鼓,似在急促呼吸。虽然是神佛,在古代雕塑大师们的手下,却能感受到与世俗世界同样的活生生的情感流露。


12.jpg


        对人物眼神的刻画是双林寺彩塑的重要特色。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十分注重“传神”,有“二目乃日月之精,最要传其生动”之说,古籍中并未记载有关中国古代艺术家对人体结构与人体解剖的研究,但双林寺彩塑人物的眼睛十分符合解剖原理,比如眉弓、眼眶、眼球、眼轮匝肌等部位的结构,完全符合真人比例。


13.jpg


双林寺两绝


        双林寺众多彩塑之中有两尊闻名遐迩,颇为经典,一为“自在观音像”,一为首屈一指的“韦驮像”。


14.jpg

自在观音


        自在观音像为供奉在千佛殿的主尊,这尊观音不再冷静地注视众生,而是轻点莲足,身姿侧卧,单腿盘坐,左手扶着地面,另一手随意地搭在右膝,整个身子就这样潇洒地坐在台上。


        此尊观音的面相也很有特色,额头饱满的佛相,脸颊丰润,双眉轻轻抬起,眼睛微微张开,就这样轻轻地目视着前方,睥睨众生,洒脱不凡,怡然自得,心无挂碍。 


15.jpg


        立在“自在观音”身边的就是华夏第一韦驮像。这尊韦陀像的英武之气咄咄逼人,而这英气来源于其扭动的身姿,极像舞台上武生最精彩亮相的定格,将力量贯注于全身,泥塑的衣冠铠甲下仿佛可以看到贲张的筋肉,全身形状如S形,看上去栩栩如生。这尊韦驮像最精彩的莫过于眼神的处理,其头、身体都向右转,而眼睛却偏偏朝向左方,可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16.jpg


         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曾言: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双林寺这些雕塑虽然锁在层层栅栏之内,但那延续几个世纪的信仰和生命力,那在时间变化之中的风度和神采,依然不灭不停地延续着。


文字:张   雪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