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月华池的瓷

月华池的瓷

发布日期:2022-08-16 09:45 523人浏览 文章来源:大同晚报


   大同左云的摩天岭省级风景名胜区威鲁堡景点的月华池内有历代的碎瓷片,这是我以前多次到月华池所没有发现的。


  记得第一次到月华池,池内因老农弃耕后还没几年,草比现在长得茂盛,在枯草的掩盖下,未曾发现有古代的瓷片。一次,在大同参加一个座谈会,遇到前来参加会议的大同大学教授李海林,她对我说:“日前我去威鲁堡月华池调查,发现池中北墙正中敌台下,有不少碎砖瓦遗存,是否说明过去这里有庙宇之类的建筑。”听后我一时语塞。月华池我多次去过,池的大小尺寸我量过,夯层我研究过,但是从未注意敌台下的砖瓦遗迹。我只好按经验判断说:“可能是原敌台上有过望楼,抑或是庙宇之类的建筑吧。”回来后,我就有了重新勘查月华池的想法。


  这一天,又到月华池,我想证实李海林教授之说。


  确实如此,池内正中的敌台下有不少烂砖碎瓦,我还捡到一小块雕花屋脊。之后,我又在池子里发现了不少碎小的瓷片,仅捡回部分可断代的陶瓷碎片作为研究用。经分析,年代有:汉代或汉以前1块,为灰陶片,上有点状压纹,系原始手工捏制,非轮转加工制作。为坛罐之类的壁,厚度为0.5厘米。有隋代以前陶片4件,素面粗暗无光,轮制划痕明显,厚度为0.3-0.5厘米,看不出器形。有辽宋时期的瓷片10块,其中坛或罐片2块,碗片8块。厚度为0.3-0.7厘米,内外釉色不一,多为白瓷。另有辽代坛盖残片1块。此外,还有金代瓷片1块,明代青花瓷片1块,均为碗的残片。


  如果按所捡到的瓷片分析,月华池一带至少在汉或汉代以前就有人类居住,或有兵驻守于此口,在隋代以前也是驻守的要塞,在辽宋时期池内住有守边的士兵及其家属,因此留下来的生活遗迹也最多,明代池内有少量驻兵,生活遗迹不明显。清代池内无生活遗迹,可能这里已成为耕地。


  记得笔者曾先后在威鲁村办刊物《月华池》杂志发表过几篇有关于月华池的文章。其中一篇讲到,从月华池底部夯层分析,月华池可能建于北齐。


  而到了宋咸平四年即契丹统和十九年(1001),“契丹梁王耶律隆庆攻宋,至威鲁(今山西左云东北),以积雨引还(见《中国历史年表》(23-1))”。可见在今威鲁一带驻有威鲁军。当时,辽人占领一地后,多迁家眷于此,故其生活遗迹也较重。据《月华池》杂志主编陈全旺老师讲,在威鲁西南曾有叫西坪的地名,县文化局调查,有叫聚乐堡(城)的曾建于此。不久前,笔者与陈老师在此调查,在遗址上发现了不少辽代瓷片。故月华池也可能与聚乐堡(城)同建于辽代,是一处供辽将消遣之所。


  在捡过瓷片后,笔者还在西墙中部发现有近10米宽的一段城墙,夯筑用土与其它墙体不一,且板筑疏松,因此这段墙体塌陷得也最为严重,成为人们进出月华池的一条便道。观察多时,认为月华池可能曾开有西门。


  后左云的刘志尧、郑建国、郭宏旺等人随我前去考察,均无异议。刘志尧说:“开西门是为了防御上的考虑,河口在月华池西,遇敌从河口上入侵,从西门出兵,可第一时间对敌进行阻击。”


文字:高海泉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云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