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北朝壁画墓,描绘了民族文化碰撞的壮观场面,再现了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轨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被列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山西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遍布全墓的彩绘壁画保存基本完整,气势恢宏壮观,形象生动写实,色彩斑斓如新,无不体现出浓郁的异域文化气息,生动再现了北齐贵族生活。近日,在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依托北齐徐显秀墓原址保护而建的北齐壁画博物馆初现雏形,该馆是以北齐壁画和其他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管理为核心的遗址博物馆。
梨园高冢下惊现千年古墓
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有一处万亩梨园,梨园中有一个高大土冢,被当地人称之为 “王墓坡”。2000年12月,经过山西省考古专家现场勘察发现,古墓中存有大面积壁画,应属北齐时期,便上报有关部门。随后,考古专家组成王家峰北朝壁画墓考古队,对其实施了抢救性发掘。结果证实,此墓为北齐太尉、武安王徐显秀墓。
徐显秀,忠义郡(今河北省张北县)人,在《北齐书》《北史》《隋书》和《资治通鉴》中均有零星记载。因武艺高超和骁勇善战,先后追随太原王尔朱荣与北齐神武帝高欢。还多次致师挑战、冲锋陷阵,直至在北齐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和金门郡开国公。在公元564年的洛阳之战中,他再次披坚执锐,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带领人马俱甲的甲骑突击敌阵,最终成功扭转战局,被加封为武安王。公元571年,他病逝于晋阳,安葬于晋阳城东北30余里处,也就是今天的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王家峰村。
历经千年岁月,墓葬中逝者的尸身已朽,墓中遗留的随葬品和绚丽多姿的壁画却依稀向后人述说着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信仰及他所生活的那个多民族文化激烈碰撞、交融的精彩时代。
陪葬遗物满是异域风情
考古专家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徐显秀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五部分组成。
发掘时,石门扇已不在原位,而是倒在甬道内。门楣上雕刻着5个莲花造型的门簪,花瓣上还进行了彩绘。门框上刻有宝相莲花、摩尼宝珠、忍冬纹等图案。门墩部分雕刻着狮头形象,也进行了彩绘。门扇则刻有鸟身兽头蹄足兽、白虎、青龙、兰花和云气纹。特别的是,彩绘时,白虎和青龙被改绘成一只鸟的形象。
墓室为穹隆顶砖券单室结构,西面有一处砖砌棺床。由于此墓葬先后多次被盗,扰乱较为严重。所有陪葬遗物无一完整,原始位置和状态早已荡然无存。修复之后,共有500余件。值得一提的是,在棺木的碎屑当中,居然发现了一枚充满异域风情的镶嵌蓝宝石金戒指。
这枚戒指的指环上,雕刻着似龙非龙、似狮非狮的纹饰。蓝宝石戒面上的人形图案也非常奇特,他头顶狮头头盔,手里拿着棍状的物品。据推测,戒面上的人物可能是古希腊神话中半神半人的大英雄赫拉克勒斯。
徐显秀所处的时代正值东西方丝绸之路通途之时,中国与西方贸易文化交流频繁,北齐皇帝对中西亚的波斯粟特文化尤其偏爱,也使得徐显秀对西域文化颇为了解,墓中石雕、遗物不免带有西域色彩。
二百余个壁画人物写实清晰
神兽引导的仪仗队队伍:90多个青壮年士兵神态各异,服装样式统一而色彩不同;有的士兵举着鼓,有的吹着长号,还有的执缰牵马,整支队伍蓄势待发,这是起初考古专家在墓道中发现的精彩壁画。
带着满满的期待,经过一年多的发掘,遍布全墓、约330平方米的彩绘壁画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由于地处黄土高坡,壁画基本保持了原始状态,画面清晰,色泽艳丽。
墓室内的乐伎
整个壁画分三个部分:墓道、甬道、墓室。墓道、过洞、天井内为仪仗队列,甬道口与两壁是执鞭、佩剑的仪卫,墓室内为墓主人宴饮、出行等内容。墓葬壁画彩绘了各类人物200余个,还有马匹、牛车、神兽等形象,各色仪仗、兵器、乐器、生活什物和诸多装饰图案。画面人物大小接近真人,最高者达1.77米,最矮者有1.42米,栩栩如生。
1400余年前北齐高级官员的显赫威仪和奢华绮丽的生活场面,如在眼前。
墓主身穿皮草雍容华贵
进入墓室,富丽堂皇。圆形的穹窿顶上,繁星点点,星座之下,朵朵天莲花点缀其间,给人以飘逸流动之感。
墓主夫妇宴饮图
正面北壁上的“墓主人宴饮图”中,墓主夫妇雍容华贵,端坐于围帐下的榻上,两人面前摆满了各式菜肴,13个高脚杯围绕周围。两名侍女头梳双髻,手捧漆杯,恭恭敬敬立于帐前。两侧围帐外还有一支8人乐队,男女乐伎或弹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竖箜篌,或吹笙、横笛等。
男主人头戴折上巾,外披兽皮大衣,内穿大红色交领窄袖长袍,脖子上还围着兽皮围脖。女主人头梳高髻,内着浅灰色圆领衫,外穿大红色交领长裙,两臂与内衫胸口都缀有珠子。
墓主出行图
墓室西壁是男主人出行时备马的场景。画面人群中心处是一匹红色的骏马,马颈下挂着一个缨子,鞍辔、脚蹬俱全,马尾整齐下垂。马的前方有3个人物纷纷执有旗子,马旁的一人举撑着伞盖,马后的一人手持羽扇。
东壁与西壁的内容相对称,为女主人出行时备车的场景。画面正中绘有一辆卷篷顶牛车。车体黑色,车轮金黄色。牛车前,有4人手执旗子,车后3人各执羽扇、华盖。牛后还有一个胡人形象,他头戴毡帽,浓眉大眼,络腮胡须,穿着翻领长衫,脚蹬紫色长靴,正向后张望。
此外,墓室内的侍女穿搭也各有不同。北壁侍女裙上有典型的波斯萨珊风格的联珠纹圈对兽和奇花异草装饰图案,东壁侍女的裙子和西壁马鞍袱上都绘有联珠纹圈菩萨形象;东壁侍女则梳着前所未见的“发型”,有人认为是帽子或假发。
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布局讲究整体效果,主题集中统一,人物服饰简洁,画面对称且过渡自然,如长卷式一气呵成,再现了墓主人生前的豪华与权威。这种讲求整体效果的大布局,改变了北朝壁画天上、人间和地下多层次画面相互独立的基本样式,也为研究北朝晚期的葬俗、葬制、墓室壁画的规制、题材提供了珍贵资料,对中国绘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采写: 田 璐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