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闻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名“闻喜”颇有来历。相传,当年汉武帝刘彻途经此地,欣闻南越叛乱平息的喜讯而赐名“闻喜”,距今已2000多年历史。从闻名遐迩的宰相故里到河东的“西柏坡”陈家庄,这里的裴氏家族先后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这里留下了嘉康杰、柴泽民等革命先辈的传奇故事。
曲沃代翼的故事发生地
小满已过,路旁一片片麦田,正是青黄相间的时候,青绿一条浅黄一道,犹如一幅幅油画。初夏的阳光里,麦浪随风而动,异常好看、亮眼,令人顿感丰收在望。
麦田如海
在闻喜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张俊江的带领下,记者驱车穿过闻喜县县城,一路向前,到达桐城镇邱家庄村一带。下得车来,眼前的一片麦田竟都是黄色,一阵风吹过,金色海浪翻滚,十分壮观。
麦田旁建有监控室,是上郭古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的一处文物监控点,平时配有25名安保人员,采取24小时巡逻制度。放眼望去,除了丘陵上的绿树和麦田,并未见到任何特别的地方。但两千多年前发生在此地的故事,让此地变得特别不平常。经介绍得知,原来历史上有名的“小宗灭大宗”“曲沃代翼”就发生于此。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曲沃,也就是这一带,分封给了其叔成师,史称曲沃桓叔。桓叔当时已58岁,能力很强,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很是得民心。经过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祖孙三代人的经营发展,曲沃渐渐成了晋国的第二大都城。
曲沃的面积比晋国的都城翼还大。当时,晋国的大夫告诫晋昭侯,建立国家应该本大而末小,才能稳固。这是犯了大忌,古有规定,诸侯国的都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危害自身的统治地位。后来的事情果真如晋国大夫所料。晋国经过长达近70年的内乱,最后“曲沃代翼”,以庶胜嫡,小宗灭大宗。
新兴的晋国充满活力,曲沃武公上位后,被封为晋武公,他与其子晋献公扩疆拓土,强大国力,连续吞并周边16国,为以后晋文公、晋襄公称霸诸侯,延续150年的霸主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晋国核心区域、宗庙所在
参观完邱家庄的文物监控点,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上郭村,由路程之长,可以想象当时的城池之大。
上郭古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位于闻喜县桐城镇上郭村与邱家庄之间的鸣条岗上,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史记·晋世家》载:“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汉书·地理志》载:“闻喜,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武帝元鼎六年行过,更名。”有学者认为,闻喜县在春秋时应是晋之曲沃邑,上郭古城址可能就是古曲沃城。历经千年,都城已毁,但现考古队在地下发现了其城址。
▲上郭村中的文物保护碑
上郭古城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城址大部分被压在村庄下,平面形状不详。村北地面原有暴露的城墙长约100米,宽约8米,残高约3米,墙体夯筑,夯层厚7厘米~15厘米,现城墙已毁。城北为墓葬区,面积约90余万平方米,时代为东周和汉代。史籍记载,晋献公时期多次提到有关曲沃的事:“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可见,这一段历史和曲沃对晋国的重要性。
当时的晋国只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为何后来能称霸中原一百多年?带着疑问,我们一同探寻。当年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游戏,拿了一片桐树叶,削成了珪的形状送他,戏称封他为诸侯,做唐国国君。君无戏言,后来,叔虞真被封为唐国国君,叔虞之子继位后,改唐国为晋国。周宣王时,征战有功的晋穆侯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帮周平王夺天下的晋文侯仇,一个就是曲沃小宗的始祖曲沃桓叔成师。晋文侯去世,其子继位,是为晋昭侯。曲沃代翼之后,从晋武公开始,以及之后的晋国国君都是曲沃系血统。晋武公就是晋献公的父亲、晋文公重耳的爷爷。晋文公每从此路过,都会来祭拜宗庙。
可以说,这里是晋国故土,是晋献公、晋文公的出生之地,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晋国的核心区域、宗庙所在。
山西规模最大的东周墓葬
据介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上郭古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经历过三四次大型发掘,发现墓葬300余座,还曾发掘出晋国晚期高等级大墓。
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邱家庄墓群进行考古勘探,发现此处至少存在五组大型墓葬。考古专家表示,此墓葬是截至目前山西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东周墓葬,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判断,该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早期。
据说,当时最早发现的是一座女性墓,可能是晋国晚期一位国君夫人的墓。由于其之前多次遭受盗掘,出土的一千余件文物,不见青铜礼器,全部为小件器物,有陶、铜、铁、金、玉、石、贝、骨等,造型、纹饰均带有明显的晚期晋文化风格。
因为上郭古城址、邱家庄墓群地处晋国“古曲沃”核心区域,再加上这一组墓葬的排列呈现中间大两侧小的特点,专家推测,此处的五组大型墓葬有可能是晋国国君及夫人墓葬。这些发现对推动晋文化和晋国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曾出土了众多精品文物
这里出土了很多精品文物、一级文物,藏于省、市博物馆。其中,有著名的刖人守囿六轮青铜挽车、晋公盘、双鸾鸟纹铜车、春秋子犯编钟等。
▲颇有动感的青铜工艺品
刖人守囿六轮青铜挽车造型精致,长、宽、高仅有10厘米左右。其上却将禽兽苑囿、刖人守门和古代挽车相结合,活动部位有15处之多。车厢上部有两扇可以开闭的顶盖,盖顶有一只蹲猴,车四周有各种鸟兽可自由转动;车门外立有受过刑法的小铜人,守卫着车门。这样精巧绝伦的工艺品,充分体现了当时工匠大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晋公盘,是当年晋文公重耳给女儿的陪嫁之物。其上有铭文183字,传递给今人极珍贵的历史信息,呈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的盛世气象。
路边的麦田,麦浪翻滚,让人仿佛看到历史大潮的汹涌澎湃。
薛丽娟 吉梦琳 文/图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