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解密雁塔的前世与今生

解密雁塔的前世与今生

发布日期:2022-01-06 09:34 31482人浏览 文章来源:大同晚报


   大家熟知的“雁塔”无非两座——西安大雁塔和大同雁塔。相比西安大雁塔,大同雁塔的规模要小得多,但它的建造位置却是独一无二的。


20.jpg

21.jpg


      雁南飞,雁北归!那整齐的雁阵与一座砖塔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座塔,也是一座城的名片。


  雁塔,原名文峰塔,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而雁塔也与“平步青云”这个成语有关。搭云梯、登城墙、上雁塔,意喻“平步青云”。大同雁塔建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位于大同南城墙之上,与云路坊同属文庙建筑群,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们祭拜、夸官的场所。古时大同,凡是士子、秀才科举得中荣返故里,必会先到大同南庙歇马,然后换上礼服,头插金花、十字披红、足登朝靴,由南庙进到城墙,搭云梯,越城墙进入城中,经南城墙上雁塔,挂名注册,再由城墙经云路街,直奔文庙,是谓登科及第、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你以为它只是夸官耀祖的场所吗?其实这座塔更有妙用。雁塔是一座七级八角的空心仿木制砖塔。塔高36米,距地面48米。外形秀丽,结构奇特,其建造位置极为特殊。塔身下部为三层八面青石砌座,高 0.73 米,底部每面长 1.42 米,周长 11.36 米。青石座以上是塔身。第一层辟有两门,其他六面各镶碑碣一块。高 0.96 米,宽 0.57 米。上刻历代举子的功名以及姓名、住处,以激励后人勤奋学习、金榜题名而名垂千古。


  第一层以上各开四个窗口,其他四面为虚设窗口。各层所开的四个窗口,其方向按八面方位互相交叉更替。每层上部均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八个角各雕有一组三个龙头昂的转角拱,每两组转角拱之间再雕一组斗拱,每层共有斗拱十六组。斗拱下衬有雕刻着几何图案的普柏枋和阑额。斗拱上方作仿木结构的砖雕飞檐,檐角出挑铃铎。每当铁铎迎风叮当作响时,颇有另一番情趣。


  塔内为八角形通直空心,设有跳脚踏砖,可直攀塔顶。第六、七层均有一“十”字形木架。据说明代曾设吊绳,以使上下方便迅速。当时大同地区战事频繁,在高大的城墙之上建此高塔,可以通过各层互相交叉开设的窗口,从四面八方进行观察,方圆 10 公里内的敌人活动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所以此塔又有“瞭望塔”之称。


  这回你就明白雁塔为何建在城墙之上了吧!这也是祖先的聪明智慧而成就的独特建筑。雁塔已成为大同城墙独具特色的景观,也是摄影爱好者最喜欢聚焦的风景。尤其在夜幕下,璀璨夺目的灯光将雁塔玲珑的身姿勾勒得分外妖娆动人。(贺英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