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游山西·读历史——华严寺壁画的故事

游山西·读历史——华严寺壁画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1-01-21 10:33 2046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大同市辽金文化艺术博物院


1.jpg


        在大同华严寺普光明殿和大雄宝殿的壁画上,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2.jpg


        华严寺大雄宝殿内的清代《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高:6.43米,宽:9.77米,总面积:61.86平方米。画面以连环故事画的形式绘成,但不施以界隔,云雾、河流、楼台、殿阁、高塔、桥梁穿插其间,情景交融,连贯有序。


3.jpg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一支典型的名师出高徒的故事。它出典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十二至卷八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中。故事的主要内容为:善财能遇上文殊菩萨,并在文殊的关怀指引下,先后参访了五十四位善知识,其中有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和弥勒菩萨等几位大菩萨,他都能一一亲自见到,接受教导。


4.jpg


        经文虽冗长而深奥,但故事的内容对广大青年来说,却很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成就道业就是善财的一个小小的目标,遇到文殊菩萨的指点就好像是遇到了名师指点一样,给其一个前进的方向。再有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和弥勒菩萨等几位大咖的指点,他们的一言一行足以带给善财一生的影响。


        老师作为我们每个人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对我们谆谆教诲,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与感谢。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失去老师的指引,也不能失去对老师的尊敬与感谢。老师教导我们知识与经验,我们就应当满怀尊敬地回报老师。


5.jpg


        普光明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正中是著名的水月观音,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师生共同创作完成。“水月”意为“水中之月”,在佛经中寓意佛法皆无实体。身后的一轮圆月可以说是水月观音的标志。水月观音在早期佛教经典中并没有出处,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而产生的。


6.jpg


        在华严寺大雄宝殿内有一幅清代的水月观音壁画,头戴花冠,项饰璎珞,左足踏莲,右腿踞起。柳眉之下,那双智慧深邃、微微含笑的眼睛不经意地俯视着芸芸众生。这幅壁画以观音的说法为范本,塑造了一个蔚为壮观的佛国世界。恬静的观音与热烈的背景相映成趣,在十八罗汉的朝拜下,更加衬托出观音介于红尘与佛界之间超凡脱俗、典雅高贵的气质。


“诸天无实体,水月皆虚空。”最后,让我们看看精美的水月观音局部吧


7.jpg

8.jpg

9.jpg


▲大雄宝殿水月观音壁画部分细节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