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昇源”黄酒及“长昇源”老字号始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当时平遥城内有位举子叫赵聚贤,家道殷实,广置良田,喜与文人墨客在家聚会。一年秋种违时,赵举人便将所有的秋地全种上了糜子,结果糜子大丰收,粮仓堆得满满的。糜子太多,没法处理,情急之下,他将全部糜子研成糯米,寻找配制秘方,将糯米加工成黄酒。他将酿好的黄酒装瓮下窖,两年后打开,异香扑鼻。除招待友人和自家饮用外,仍有剩余,经友人建议,赵聚贤决定开铺出售黄酒,取“聚升源”店名,定位为炉食铺,经营点心、黄酒、醋、人丹等多种商品,尤以黄酒出名,为富豪商贾常饮之酒。
由于赵聚贤所酿黄酒货真价实,保存时间长,入口香、甜、绵,深受顾客喜爱,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赵家尽管几易掌柜,大师傅不断变更,始终遵循赵聚贤要求的“严求其质,微求其利”原则,经营多年而招牌不倒。时间长了,竟有人将“若要富,开久铺”的俗语演变成“若要富,开酒铺”,后“聚升源”改名“长昇源”,1950年后,“长昇源”黄酒被统购统销,失去市场。改革开放后“长昇源”黄酒恢复生产,老字号由第七代传人郭改爱、郭林成经营。
“长昇源”黄酒原料取本地作物糜子,俗称黄黏米或大软米,这种作物生长于丘陵地区,日照时间长,不使用化学肥料,产量不高,属纯天然作物。“长昇源”黄酒制作周期为一月左右,主要制作工序有脱壳、浸泡、笼蒸、搅拌、发酵、压榨、灭菌、密封。
“长昇源”黄酒酒性温和,香味醇厚,是烹饪的理想佐料,有活血化瘀、养血补血的功效。其饮食亲和力(视觉)和感染力(味觉)是平遥其他酒类难以比拟的。其“严求其质,微求其利”经营理念是晋商优秀品质的体现。
2011年6月,平遥“长昇源”黄酒酿制技艺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